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深化乡土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征文5篇

发布时间: 2022-09-09 14:40:05 来源:网友投稿

深化乡土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征文5篇深化乡土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征文 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征文我的家风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深深地影响着家人的成长,我一定让这种孝顺、和睦、乐于助人、勤学向上的美好!注重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深化乡土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征文5篇,供大家参考。

深化乡土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征文5篇

篇一:深化乡土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征文

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征文 我的家风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深深地影响着家人的成长,我一定让这种孝顺、和睦、乐于助人、勤学向上的美好!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征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征文一:

 在每一个家庭里都有一股若隐若现的家风,它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言行,性格……——题记 胜不骄,败不馁——进取篇 以前,每当我取得优异的成绩时,妈妈总是把我高高地抱起来——接着来的就是一阵夸奖和鼓励。但是现在—— 一早,我迈着大步,哼着小调,又是蹦的又是跑的来到了家门口。从楼道间射进来的缕缕阳光,看着心里就舒畅。一进了门,我迫不及待地扬起期末成绩单,奔向妈妈——“妈,我这次考了 681 分,全班第 5 名呢!”说着说着,我感觉自己轻飘飘的,好像要飞起来似的,仿佛世界都小了! 但是妈妈的回答就只有普普通通的一句“继续努力吧。”,这让我的心情一下子从半空中无情的跌回到地面。

 这时,风刹那间停下了脚步,树叶也在顷刻间停止舞动身姿,一切好像静止了。妈妈回过头,我从她红筋满布的眼睛里读出了一点点的鼓励和安慰。

 我知道了,妈妈要我不满足与现状并不懈地奋斗,进取! 锲而不舍——坚持篇

 小时候,爸爸妈妈都把我当作一颗珍珠看待,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是自己扛着,从不让我独自面对。但是现在—— 一晚——当我正在以近乎崩溃状态写作业时,当我气愤到几乎想把笔折断时——我担心地望了望窗外乌黑的天空,心中一寒,不禁继续动笔写作业。但是,好景不长。我的手开始不堪重负了——越写越沉重;越写越困难,好像被无形的藤蔓所牵制住了。但是我知道,我必须继续写下去,可是我却被迫停下来休息…… 这时,妈妈在旁也看出了几分,转身离去。

 顷刻间,我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回想从前,几乎每次的风风雨雨都是妈妈陪我一起走过的……我来不及伤心,继续用我快要累断了的手画着。我的左手紧紧地捏着右手的手臂,奢望着可以替右手分担一点点的疲劳。

 忽然,妈妈挺直的腰板出现在门前——她的手上多了一杯暖气腾腾的牛奶。她什么也没有说,但是我也已经知道了,我的背后一直有妈妈的陪伴,我不能辜负了她的期望啊!于是我一口把它饮尽,这股暖气一瞬间把我身上的疲倦都消除了,然后一鼓作气把剩下的作业完成了——躺在床上,坚持得到成功后的滋味真是苦啊! 见贤思齐——努力篇

 “看看别人,考得多好?看看你呢?” 家里,一阵阵令我心寒的批评喷涌而出,“他上次的英

 语成绩不还比你差吗?你不努力,反而被人超过了……”妈妈的话里,透露着她无声的爱。我不仅听出了她对我成绩的担忧,还听出她对我骄傲的态度而感到的失望,我势必要改变她对我的这个看法! 从此,我默默地努力学习。不管别人有没有看见,只管自己今天有没有进步。当我看见别人的优点时,我尽量学习并转化为对自己学习有益的东西;当我看见别人的缺点时,不仅要反省自己,还要制定出避免发生这种情况的方法,以免重蹈别人的覆辙。

 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我在这次的考试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也要继续奋进,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家风永远是我一生中隐形的导师。——尾记 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征文二:

 窗外,风肆无忌惮地刮着,雨冷酷无情地下着,此时,只有泪珠在闪烁着,在蹦跳着。我的心沉重极了,仿佛有块大石头压在上面,痛苦和绝望立刻就笼罩了蓝天,此时的蓝天不再是格外的蓝了,它流露出来的是黑色,是鲜明的黑色,这黑色,包含着恐惧,同时,也包含着惊悚。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紧紧地攥着试卷,生怕他会离开我的视线。这时,只有两个鲜红的数字依然徘徊于我的脑海,——87,我,心如刀绞,痛苦极了,可是,该面对的总该面对,我无话可说。

  “放学”,这本是一句令人向往的话语,可是对于我而言,它又有什么意义呢?放学了,大家都沉浸在这轻松的世界里,这世界,是欢快的,也是同学们放飞烦恼的境界,唯有我,还再为这件事而担忧。心想:“人生自古谁无死,既然试卷已经批改完毕,还不如给家长看呢!”我来到了家门前,思索了片刻,忐忑不安地进了家门。我小心翼翼地放下了书包,然后不动声色地走进了房间。突然,母亲的手机收到了一条信息,“尊敬的家长:您好!第四单元的试卷已经发到您孩子的手上……” 看着看着,我的眼泪便掉了下来,我拿着手机,刚想把这条信息删除,母亲就推门而入,我的手一哆嗦,手机便摔落在地。母亲见况,迷惑不解地问道:“儿子,你干什么呢!怎么好端端地摔手机,手机又跟你无怨无仇的,你摔它干什么?”“没……没干什么”我吞吞吐吐地说。她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只见母亲把手机拿起来,一看,然后把身子转过来,对我说:“试卷呢?”“不见了。”我坚定地说道。“胡说八道,试卷明明发了下来。”母亲怒气冲冲地说。可是“做贼心虚”呀!我无奈之下,只会把试卷交给母亲,母亲浏览了一番,可是她并没有勃然大怒,而是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儿子,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要做到的是胜不骄,败不馁。这是我们的家风啊!”听完母亲的话,我的心豁然开朗了。

 是啊,“胜不骄,败不馁”,我怎能在一点小小的挫折面前低头呢?我应该以我的家风——胜不骄,败不馁为座右铭,总结经验教训,昂首阔步向前。

 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征文三:

 一是提高认识。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女职工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县总工会决定在广大女职工中开展以“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涵养爱家爱国的家国情怀,引导广大女职工在阅读中传承孝老爱亲的家庭美德,弘扬主旋律,树立新风尚,建设幸福家庭。

 二是强化领导。成立了由县总工会牵头,县妇联、县邮政局参与的读书活动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联系、推荐读书活动所需的参考书籍,以及选购和发放工作,组织邀请专业人员对上报作品进行评价汇总,并做好总结表彰工作。同时县总工会将以本次读书活动作为全县文明和谐职工家庭创建的重要抓手,切实推动职工家庭文明建设。

 三是加强宣传。通过召开会议、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群发短信、办公内网、微信群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截止目前,已张贴海报 30 张,悬挂横幅 20 条,群发短信 10000 条,转发 23 个微信群,营造了良好的全民读书氛围。

 四是狠抓落实。目前,读书征文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

 本次女职工读书活动将贯穿全年。读书活动协调小组负责调度各镇街工会和企业工会女职工读书活动的开展情况,按照每天一汇总、每周一总结、每月一通报的形式督导检查,确保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据悉,此次参加的以“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全国第五届“书香三八”读书活动,是由红旗出版社、中国妇女报社、人民网、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联合组织的。书香三八”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成为全国性的读书亮点品牌,对促进女职工阅读、创建文明和谐职工家庭、推动全民阅读发挥了重要建设性作用。

篇二:深化乡土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征文

当厚植家国情怀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是广大青年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必须铭记笃行。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概括鞭辟入里,掷地有声,为青年走好人生路指明方向、提供了强大精神指引。

 相距百年,时代环境和任务不同,但强国兴国、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是广大青年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必须铭记笃行。

 要坚定“一寸丹心图报国”爱国情。“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爱国情犹如骨肉情,至亲至爱,血肉相连,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捆在一起,牢不可破,由此,便竖起了

 人生的旗帜,挺起了人生的脊梁。爱国情是感恩理解情,我们伟大的祖国由千疮百孔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发生了巨变,我们既要感恩更要理解,国家发展到现在不容易,接下来的目标更伟大、任务更繁重、挑战更艰巨,更需要我们倍加热爱、倍加呵护、倍加建设,这是青年一代建设者的使命和责任。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要加强理论和历史知识的学习,“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 要砥砺“不到长城非好汉”强国志。“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要明志高远,新时代的青年人站在比先辈更高更好的起点上,没有枪林弹雨,不用忍饥挨冻,但仍需“跋山涉水”。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党要牢记“第一身份”“第一责任”,在团要牢记“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在民要不忘“身在草野心怀天下”,一举一动笃志行。要笃志弘毅,广大青年要深刻认识家国情怀是中国梦的内在基因、中国梦是家国情怀的当代表达,自觉与中国梦同心同向同行,遇险不惧,逢难不挫,志在高山就要凌绝顶,志在深海就要缚蛟龙,总为心灵憧憬而努力,不为功利得失而作为,炼就不忘初心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

 要弘扬“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报国行。“理想信念不是拿来说、拿来唱的,更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只有见诸行动才有说服力。”担当,是家国情怀的精髓。五四运动中的青年优秀知识分子就是用行动、用奋斗、用热血来映照、来践履家国情怀的。要把个人责任担当具体体现在不懈奋斗之中,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不懂就学,不会就练”,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爱国报国是具体的、实践的,更是主动的、自觉的,广大青年不论学历高低、经历多少、资历长短,都要把家国情怀转化为青春奋斗激情,在各自的岗位上主动站前列,自觉创一流。“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基层是奋斗的第一线,广大青年要向往基层、志在基层,做基石、厚基础,在平凡工作中创造非凡,用青春和奋斗浇灌爱国之花、结出报国之果。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涵养家国情怀深沉厚重、坚如磐石,并扎扎实实体现在对祖国的热爱,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上,体现在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以主人翁的姿态努力奋斗上,智慧、力量就会源源不断,干事创业就会步步登高。

篇三:深化乡土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征文

家风家教树立家国情怀心得体会

  感受红色情怀

  传承革命精神

  ——参观红色**心得体会

  ***

  20**年 6 月 19 日感受红色情怀

 传承革命精神

  ——参观红色**心得体会

  20**年 6 月 15 日-16 日,分公司组织安排员工赴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市**县参观学习,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参加了这次学习活动。

  首先我们参观了**太阳寺,太阳寺是**兵变部队的改编地,是**兵变红色旅游景区的景点之一,80 多年前,在太阳寺的大槐树下,**兵变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燃起了革命的火焰,宣告了**南第一支红军队伍的诞生。随后参观了**兵变纪念馆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怀着对革命前辈和红军英烈的崇敬之情走进纪念馆展厅,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认真浏览观看珍贵的原始物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深入了解了兵变前的国内局势,兵变的酝酿发动和重大影响以及兵变主要领导人习仲勋的光辉一生。最后参观了老南街——**兵变旧址和全国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认真观看了馆内陈列的资料图片和实物,仔细聆听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回顾了**兵变的光辉历程。展区陈列的斑驳的展品触动着我们的心弦,仿佛带我们回到了那个艰难但是充满激情的年代,墙上悬挂的老照片和模范事迹也引发他们的共鸣,使人静静驻足观看。通过此次参观重温了**兵变故事,更深刻地体会了习仲勋、刘林圃等革命先烈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屈不挠、置生死于度外、勇于牺牲的英雄气

 概和革命精神。

  **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县城。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曾有许多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和人民的自由、幸福,前赴后继,英勇斗争。抚今忆昔,这块土地上所发生的、所记录的每一个红色事件,永远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心中。1932 年 4 月 2 日,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发动的“**兵变”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却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兵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革命精神。**兵变不仅在分化反动势力、鼓舞革命势力、扩大红色区域、策应刘志丹开辟陕甘苏区的斗争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为我党建设人民军队、改造旧军队、创建和扩大革命武装提供了丰富经验,同时唤醒了**原人民,鼓舞了革命斗志,播下了红色的火种,为**南党组织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

  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浅谈我此次学习的一些心得和感受。

  一、要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革命精神。

  社会主义江山来之不易,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夺取胜利。我们要象革命先辈那样,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在实践中把这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落实到我们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地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确保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二、要学习革命先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

  中国革命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的。但是,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团结一致,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始终保

 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党组织的先进性。

  三、要学习革命先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坚韧的革命品格。牢记历史责任,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弘扬艰苦朴素的作风,坚持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情,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广大党员要经受住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考验,做个好党员。

  一、要加强党性锻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根本要求,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理想信念尤为重要。坚定理想信念,首要要加强理论武装,关键是要加强党性修养,按党性原则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完善,使党性不断升华,脚踏实地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前进动力、工作思路,使党员既胸怀崇高理想,又在本职岗位上创造新业绩,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二、要恪守神圣职责,做好本职工作。

 责任是一种奉献,一种使命。责任往往同奉献乃至牺牲联系在一起,与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任劳任怨等优良品德联系在一起,真正反映一个党员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貌,反映日常工作中的责任心。

  三、要加强学习实践,提高促进发展能力。

  一个共产党员能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他是否具备出色的能力和过硬的本领。共产党员的能力,关键是具有带领广大群众前进的本领。一是要提高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做本职岗位的行家里手;

  二是要提高履行党员义务的能力,有效地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发挥领头羊作用;

  三是要提高明辨是非、把握大局的能力,在复杂的环境和危难关头能正确判断局势,分清是非,挺身而出,带领群众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能力,一靠学习,二靠实践。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社会的要求,需要养成终身学习知识的习惯,要真正为国为民作实事、作贡献。成为人民群众信赖的带头人要注重实践。

  只有加强学习和实践,才能提高驾驭全局和领导经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能力,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党员的理想、责任、能力、形象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理想是责任、能力、形象的源泉,责任是理想转化为具体行动的桥梁,能力是实现理想、落实责任的基本条件,形象是理想、责任、能力的综合体现。我们必须把四者统一于实践,统一于立足本职岗位,用坚定的理想、强烈的责任、出色的能力和良好的形象去实践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此次红色之旅虽然时间很短,但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难以估量的,在这

 里接受着心灵的洗礼,感受着**精神的力量,深刻感悟共产党员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和奉献精神,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提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我将把这次红色之旅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工作和学习当中。从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不断的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勤于学习,用革命先辈的大无畏精神来指引自己工作的方向,要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更认真的工作态度,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综合部

  ***

篇四:深化乡土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征文

纵览课程教学研究 2016.9融入乡土文化资源, 增强中学生的家国情怀楼卫琴摘  要  培养家国情怀是中学生德育最为重要的目标, 这若想达成实效, 需要在内容与形式上有所创新。

 融入乡土文化资源, 可以改变课程结构单一、 方式单调的现状, 为德育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多样化的教学组织方式, 增加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积极体验, 让德育内容内化更高效, 德育实效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关 键 词  德育; 乡土文化资源; 家国情怀作者简介  楼卫琴, 广东省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有效的品德教育, 教师要改变传统居高临下的训导者和教师匠的育人方式, 创设适宜学生体验成长的广阔时空, 让每个学生都 ‘身临其境’ 和‘心临其境’, 每个心灵都能充分体验情景和情感变化。”[1]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 开发乡土文化资源, 实现德育本土化, 可以改变德育课程内容单一、 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的现状, 让德育内容更加具体而鲜活, 德育手段更加丰富而灵活, 从而增强德育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体验, 提升德育实效。

 培养家国情怀是中学生德育最为重要的目标, 但要想达成实效需要在内容与形式上有所创新, 本文主要以中山市为例谈谈运用乡土文化资源增强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德育探索。  一、 乡土文化资源概况乡土文化资源是指反映某一地域历史文化、 经济、 社会发展, 承载当地人民群众主流社会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的人文资源。

 乡土文化资源从内容形态可以分为人物性德育资源和非人物性德育资源。

 人物性德育资源包括:

 本土历史人物、 革命人物、 艺术家、 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普通劳动人民, 以及他们留下的能够激发后人、 对后人有重要启示和教育意义的事迹等, 非人物性德育资源包括物质文化遗产、 文物、 古迹、 故居、 文献史料等。

 以中山市为例, 其乡土文化资源按照内容形态分类如表 1所示。表1 中山市乡土文化资源人物性资源孙中山、 杨仙逸、 容闳、 杨殷、 马应彪、郭乐、 郑观应、 郑彼岸、 钟荣光、 王云五、 程璧光、 阮玲玉、 郑君里、 萧友梅、苏曼殊, 等等非人物性资源孙中山故居、 中山纪念堂、 中山詹园、中山精神、 慈善万人行活动、 珠中徒步活动、 中山马拉松, 等等  二、 德育融入乡土文化资源的必要性1.中学课程改革的要求。

 课程改革倡导课程资源建设的多样性、 多元化。

 教育部颁布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明文规定: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状况, 实行国家、 地方、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 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所以, 在教学中有必要根据当地实际, 挖掘本土人文资源, 开发本土地方德育课程和校本德育课程。在原有的初中版 《乡土中山》 基础上, 2015 年中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和中山市档案局等单位合作开发了孙中山文化进校园高中系列读本 《名人中0 5万方数据

 资源纵览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山》 《人文中山》 《口述中山》, 该系列读本可以作为地方德育课程的有效补充。2.德育课程内容的需要。

 长期以来, 学校德育课程内容单一, 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 尤其缺乏能引起学生兴趣、 从而作为德育教学活动组织的有效载体的素材。

 陶行知提倡 “生活即教育”, 他指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 生活所经营, 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在德育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 加强德育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可以有效地补充、丰富德育课程内容。

 中山市作为伟人孙中山的故里, 人文资源无处不在,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变迁,人文资源不断生成, 开发人文资源融入德育, 为德育课程内容找到 “可再生资源”, 可以说是为家国情怀德育的培养找到了源头活水。3.德育课程实施的必要。

 “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 学生面向自然、 社会和自我, 进行思想道德研习、 体验、 熏陶、 实践和评价的过程。

 它需要超越教室、 超越课堂、 走出校园、 走入自然和社会, 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开展实践活动……否则, 就会变成单一的思想道德知识的传递活动, 甚至是一种单向的说教。”[3]在德育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 就是要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回归现实生活, 亲近自然, 贴近生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就是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在活动中获得真切体验。

 而非人物性乡土文化资源作为德育素材, 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 即需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丰富德育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提升家国情怀德育的必要手段。4.德育实效提升的捷径。

 口头上提 “爱国主义” “家国情怀”, 让学生觉得 “假、 大、 空”, 于是内心产生抵触情绪, 造成现实教学中德育内化的低效。

 要避免这一问题就要选择学生熟悉的、 认可的德育素材作为德育活动开展的载体, 乡土文化资源符合本土主流价值观, 理应成为德育的有效素材。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更容易产生兴趣, 注入情感, 融入记忆, 可以使人感觉到历史文化不再是遥远的不可捉摸的人和事, 而是活生生的、 有血有肉的可触摸的存在, 从而通过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进入大千世界。

 乡土文化资源都是学生熟悉的、 具体的、 可感知的, 可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 富有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 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 事半功倍。  三、 德育融入乡土文化资源的原则1.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在开发乡土文化资源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学段的心理特点、 地域人文资源等客观条件, 合理地选择适合学生的德育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

 不同学段、 不同地域的学生群体, 成长的环境、 人生阅历、 兴趣爱好等千差万别, 教学中可供选择的乡土文化资源又是丰富多彩的, 选择不同的资源作为教学组织载体, 起到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 所以应该针对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资源, 以使学生获得最佳体验, 促进教学效果最优。2.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在开发乡土文化资源过程中, 地方、 学校、 班级要有计划地进行, 从而使得乡土文化资源有序、 连贯地融入德育, 避免出现碎片化的倾向。

 系统、 连贯地融乡土文化资源入德育之中, 能够保证德育渗透的系统性, 有利于学生获得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 有利于学生把握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 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与体验, 有利于增强德育实效性。3.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是指在开发乡土文化资源过程中, 资源选择的多种可能与利用资源手段的多种选择,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 从多种资源中选择最适合学情的资源。

 根据实际情况, 可以选择历史积淀的人文资源, 也可以选择当地的社会热点等正在生成的人文资源, 资源的利用手段可以是传统的讲授课堂, 也可以是重视学生体验的探究课堂, 也可以是组织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或其他社会活动。4.共享性原则。

 共享性原则是指在乡土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 学校、 教师之间要实现资源共享。

 系统开发德育课程中的乡土文化资源工作量非常巨大, 仅依靠一所学校、 一个教师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 或者说不能高质量完成, 所以有必要在统一规划下, 实现校际合作和资源共享, 使得资源开发经济成本和人力成本最小化, 且通过合作实现开发质量最优化, 如联合地方档案馆和教育部门进行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四、 德育融入乡土文化资源的措施1.重要 “纪念日”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重要1 5万方数据

 资源纵览课程教学研究 2016.9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在一些国家的重要纪念日活动中融入本土元素, 例如, 国庆节、 九一八事变、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 融入中山本地人的贡献; 二是在本地有重要意义的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可以在学生了解本土历史、 了解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德的过程中实现润物无声的德育渗透。

 例如, 在孙中山诞辰纪念日可以开展了解孙中山生平事迹、 中山市历史沿革的教育活动, 也可开展中学生诠释 “博爱、创新、 包容、 和谐” 的中山精神的教育活动。2.德育地方课程融入各学段学科教学。

 德育与学科教学不可分割。

 在学科教学中抓住契机, 适时穿插本土的历史、 名人事迹、 名人精神, 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也能起到润物无声的德育渗透作用。

 例如,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穿插 《名人中山》中孙中山、 杨仙逸、 容闳、 杨殷、 马应彪、 郭乐、郑观应、 郑彼岸、 钟荣光、 王云五、 程璧光、 阮玲玉、 郑君里、 萧友梅、 苏曼殊等人物的历史故事,可以实现与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互补。

 人物是地方志的 “志中之髓”, 历史名人是地方文化的承载主体,学生从他们的生命经历中可以更多地看到大历史的细节, 可以更为深切地感受到家国情怀的真义。

 利用这些乡土文化资源能实现国家课程教学和德育的相互促进, 实现双赢。3.鼓励中学生参加各种乡土社会活动。

 鼓励中学生, 尤其是高学段的学生, 参加本地比较有地方特色的社会活动, 例如, 中山市的慈善万人行、中山马拉松。

 慈善万人行已经成为中山市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 已经是中山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正日益成为中山人团结友爱、 求实创新、 敬老助残、 扶危济困的精神象征, 它是中山人博爱精神最真切的体现, 更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高尚美德和博爱、 慈善的社会风尚。

 2016 年中山市慈善万人行的主题是 “践行中山精神, 建设博爱家园”, 通过参加慈善万人行活动, 学生对 “博爱、 创新、 包容、 和谐” 的中山精神会有深刻的体会。4.设计典型社会实践探究活动。

 通过设计典型的社会实践探究活动, 让学生在周末、 节假日根据学校、 教师的要求带着任务走进社会, 在生活的课堂中实现德育内化的教学目标, 这可以改变学生局限于在教室接受德育的现状。

 低年段可以采用参观本土名人故居、 进入博物馆和纪念馆等形式开展德育, 例如, 参观孙中山故居、 中山纪念堂、 孙文纪念公园, 活动后通过微信图片传播观感, 体验本土文化。

 高学段的学生则可以尝试口述历史写作,如中山市教体局开展的 “中学生写史大赛”,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 通过采访亲人朋友, 从其“口述” 体验对乡土文化的爱。

 再者, 有些学校历史悠久, 从校名到校园角落的一草一木都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 例如中山纪念中学, 让学生通过参观校史馆, 了解、 探究学校的历史与发展历程, 以此开展爱校教育, 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渗透方式。总之, 乡土文化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唤醒学生对家庭、 学校、 家乡的乡土情结, 培育学生对家庭、家乡的亲情观念, 并在教师引导下升华为对国家、民族、 人类的博爱。

 以中山名人为例, 中山先贤有著书立说者, 也有没有留下任何著述者, 但他们的事迹无论成与败, 显与厄, 都堪称不同凡响, 垂于青史, 都是留给后代中山儿女的精神财富。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 年轻时就背井离乡, 甚至远赴美欧,在异域的土地上打拼奋斗, 获得技能和知识, 接受文化的熏陶, 并把它们带回祖国, 造福乡邦; 他们满怀理想, 勇往直前, 愈挫愈勇, 坚定不移地追求人生的卓越和国家的富强;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做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同时为当时正处在灾难深重之中的祖国实现现代化和伟大复兴做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

 他们用爱乡爱国、 自强不息、 勇于创新和为国奉献的人生, 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历史, 也为故乡留下了 “与天壤而同久, 共三光而永光” 的宝贵遗产。

 见贤思齐, 继往开来, 开拓创造, 充分融入乡土文化资源的德育课堂, 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学生家国情怀的情感体验, 使得德育课堂更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参考文献:[1] 黄志煊.丰富学生道德体验促进主体德性建构[J].课程教学研究, 2012 (1):

 57.[2] 谢银元.整合乡土资源构建校本德育课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9 (5):

 103.[3] 刘艳平.三峡地区乡土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05.2 5万方数据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