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银杏主要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 2022-10-31 15:5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该文在对宁国地区银杏虫害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银杏4种主要虫害的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以期为银杏生产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银杏;虫害;发生规律;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63.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2-82-02

银杏,又名白果。其适宜能力强,分布较广。银杏全身是宝,树叶、果实及木材均可加以利用,具有极高的观赏、食用及药用经济价值,常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及果用树种。宁国市有着丰富的银杏资源,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银杏的栽培面积逐渐扩大,虫害的发生呈上升趋势。银杏产区的调查发现,银杏超小卷叶蛾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对银杏造成很大危害,成为发展银杏生产的一大障碍。同时黄刺蛾、桑天牛、蛴螬这3种害虫对银杏也造成一定危害。为此,我们对银杏4种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综合防治方法进行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银杏超小卷叶蛾

银杏超小卷叶蛾只危害银杏,是危害银杏的一种重要害虫,对生长衰弱的银杏危害最为严重。据调查,在宁国市对银杏的危害率超过90%,特别是许多孤立银杏危害率几乎100%。银杏超小卷叶蛾的幼虫一般蛀入银杏的短枝进行危害(也有少量在1a生长枝内危害),使叶片和幼果枯萎提前脱落,短枝枯死,严重影响银杏的正常生长和观赏价值。

1.1 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 银杏超小卷叶蛾在本地1a发生1代,以蛹在银杏树皮内越冬。翌年4月成虫开始羽化,4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大多在清晨进行,羽化期一般15d左右,成虫羽化后在树干隐蔽处栖息,隔天进行交配,雌虫2~3d后将卵单粒产于当年生枝条,每枝条产卵约3粒,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卵期,卵期约9d。幼虫危害期较长,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皆可对银杏造成危害。初孵幼虫爬至短枝顶端取食,初孵幼虫食量较少,1~2d后蛀入枝内横向取食,幼虫于5月中旬至6月中旬由枝内转向枯叶,随后将枯叶卷起在叶内取食。5月下旬至6月中旬后,老熟幼虫转入银杏树皮内滞育,11月中旬多在粗树皮作薄茧化蛹。

1.2 综合防治方法(1)加强管理:加强银杏林间技术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植物自身抵抗虫害能力。(2)人工除治:4月中旬成虫羽化盛期,于早晨在树干进行人工捕杀成虫。人工剪除被害叶及幼果并集中进行烧毁,杀灭幼虫。(3)化学药剂防治: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幼虫危害期,用80%敌敌畏乳油喷雾防治初龄幼虫;于5月底至6月初,此时老熟幼虫在银杏树干基部树皮内滞育,可喷25%溴氰菊酯乳油于树干基部,杀灭老熟幼虫;还可于5月底至6月初,在银杏大枝上和树干基部涂涮4~5cm宽的10%氯氰菊酯乳油毒环,可有效防治树皮内老熟幼虫;还可在成虫羽化盛期用50%杀螟松乳油用喷雾器喷洒树干,可有效杀灭刚羽化的成虫。⑷生物药剂防治:在幼虫危害高峰期,用25%灭幼脲500倍液进行树体喷雾防治。

2 黄刺蛾

黄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又名洋辣子。黄刺蛾适应能力强,在国内除西藏等少数省份没有报道外,其他地区都有分布。为杂食性食叶害虫,其寄主植物很多,除危害桃树、山核桃、紫薇、杨树、柿树及枫杨等约100种林木、经济林及果树外,还对银杏造成一定危害,可将叶片的叶肉吃光,仅保留叶柄、主脉,对银杏的生长和果实产量影响很大。

2.1 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 黄刺蛾在宁国市1a发生2代,老熟幼虫10月常在树枝分叉或树叶上吐丝结硬茧越冬。翌年5中旬至6月初化蛹,成虫在5月底至6月出现,寿命约5d,有一定趋光性,成虫在夜间活动,白天静伏于树叶背面或树体隐蔽处。成虫大多将卵产于树叶背面,产卵单粒或多粒。卵经5d后开始孵化,幼虫共7龄,初孵幼虫具有聚集取食习性,最初取食卵壳,后取食叶肉组织,造成叶片呈圆形透明缺刻;5龄后幼虫食量不断增加,可将整叶叶肉吃光,仅留有叶柄和主脉。7月,老熟幼虫多在树枝分叉处结茧。8月下旬后,第2代幼虫大量出现继续危害。

2.2 综合防治方法(1)人工除治:银杏落叶后,结合修剪剪除树体虫茧,然后集中烧毁杀死越冬蛹;黄刺蛾初龄幼虫多群集于叶背面为害,并且使被害叶显现白色或半透明斑块,此时易于发现,可在初龄幼虫危害期组织人力摘除虫叶,集中消灭初龄幼虫。(2)灯光诱杀:黄刺蛾的成虫具有趋光性,有条件地区可在其成虫羽化盛期,于19:00~21:00用黑光灯进行诱杀,可有效减少第二代幼虫危害。(3)药剂防治:一是化学药剂防治:幼虫危害初期,用90%敌百虫乳油液每周喷洒叶片1次,并根据危害程度防治3次左右,对初龄幼虫防治可取得较好防治效果。二是生物制剂防治:在初龄幼虫发生期间,用高浓度球孢白僵菌菌液喷洒叶片,或1.2%苦·烟乳油植物杀虫剂喷雾防治,可大量杀死幼虫。(4)生物防治:黄刺蛾不同虫期皆有天敌,例如,其幼虫期可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茧期天敌有多种姬蜂等,螳螂捕食其成虫。因此通过保护天敌,或人为释放天敌昆虫和微生物等,有效控制黄刺蛾为害。

3 桑天牛

桑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又名桑牛。为杂食性害虫,其寄主非常广泛,为多种林木和果树的重要蛀干害虫,除危害银杏外,在宁国还主要危害杨树、垂柳、山核桃等多种林木。其成虫补充营养时啃食嫩枝,造成树叶黄花、小枝死亡;幼虫蛀食枝干,易风折,严重降低了木材的使用价值,危害严重可造成大枝枯死、树木整株死亡。

3.1 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 桑天牛在宁国市2a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蛀道内越冬。其幼虫危害期长达2a,至第2年6月初化蛹,6月下旬开始陆续羽化,成虫寿命可达80d,刚羽化的桑天牛成虫生殖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不具备交尾产卵的能力,必须取食嫩枝树皮及嫩叶补充营养才能繁殖后代。成虫羽化后,一般在晚间活动,7月上、中旬产卵,成虫大多于夜间将卵产于直径约30㎜的枝条,雌成虫产卵前,先咬破树皮和木质部,然后反向产入1粒卵。7月下旬幼虫孵化,卵经15d左右开始孵化,幼虫孵化后随即蛀人银杏木质部,然后逐渐直线向下蛀食,每隔一定距离产生一排粪孔;蛹经20d左右羽化。

3.2 综合防治方法(1)营林措施:及时伐除桑天牛危害严重的林木,并及时对树干内的越冬幼虫进行杀灭处理,以消灭虫源。(2)人工防治:在成虫羽化盛期(6~7月),利用桑天牛成虫喜在构树及桑树补充营养的特性,在桑树或构树上人工捕捉成虫集中杀灭。也可在其幼虫发生期,用金属丝插人蛀道蛀孔钩杀幼虫。(3)虫孔注药:幼虫危害期,用小型注射器从虫道注入80%的敌敌畏,也可在蛀孔塞入化学药剂棉塞,再堵塞虫孔,此方法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4)化学防治:成虫羽化盛期,对危害严重的林木,向树干喷洒90%的敌百虫可有效杀灭桑天牛成虫。(5)生物防治:一喷施生物制剂。成虫羽化盛期,对危害严重的银杏,使用白僵菌无纺布菌条防治,也可向树干喷洒绿色威雷杀灭成虫。二保护和利用天敌。啮小蜂可寄生桑天牛卵,球孢白僵菌等昆虫病原真菌可杀灭桑天牛成虫和幼虫,应加以利用和保护。

4 蛴螬

蛴螬属鞘翅目金龟子科。俗称地蚕、土蚕等。蛴螬种类较多,分布广泛,为重要的杂食性地下害虫,其幼虫主要在苗圃、幼林地取食银杏根部,同时除咬食主根和侧根外,还能取食根皮,轻者使根茎部被咬食,影响植株生长,重者将根茎皮层吃光,造成植株死亡。其成虫取食树叶,对植株正常生长有一定影响。

4.1 生活习性 蛴螬在本地一般1a发生1代或2a发生1代,以幼虫或成虫在土壤深处越冬。蛴螬喜有机质多、保水性好的土壤,杂草多的圃地,成虫发生也多。其生活习性与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在春秋2季温度适宜时发生危害,尤其在梅雨季节危害更为严重,在冬季低温或夏季高温时期,于土层深处越冬或越夏。成虫大多夜间活动,白天藏于土中,具假死性和一定的趋光性。越冬成虫大多在翌年4月出土活动,5~7月为成虫危害盛期,产卵盛期为6~7月,7~8月幼虫陆续入土化蛹,蛹期一般约15d左右,成虫羽化后即于原地进行越冬。

4.2 综合防治方法(1)加强田间管理:结合林间中耕除草消灭蛴螬幼虫及卵;对苗圃地进行精耕细作,并施用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可减少金龟子数量。(2)毒土杀虫:做床(垄)时每亩用90%敌百虫1~2kg加细土200~400kg,或50%辛硫磷0.25kg加细土30kg,均匀拌合,翻入地下耙平,然后作床,毒杀蛴螬。(3)人工防治:一可在秋季结合土壤翻耕、耙地,消灭蛴螬幼虫;或在初龄幼虫期进行田间灌溉等措施,可以有效杀灭其幼虫,降低蛴螬的虫口密度。二利用成虫具有假死性,于成虫盛发期人工捕杀成虫进行集中杀灭。(4)黑光灯诱杀:蛴螬的成虫具有趋光性,有条件地区在其盛发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5)树干涂药:可将树干的粗皮刮除,并在树干涂50%辛硫磷1~2倍液防治蛴螬成虫。(6)毒铒诱杀:杨树、柳树或榆树枝条对蛴螬成虫有诱集作用,在成虫盛发期,可将植物枝条沾化学药剂(如80%敌百虫200倍液),插在苗圃或新造幼林地诱杀成虫;或用辛硫磷胶囊剂150~200g拌谷物等饵料,撒于苗圃沟中,可收到良好防治效果。(7)化学药剂防治:在成虫盛发期,在苗圃地喷洒90%敌百虫。或施5%呋喃丹颗粒剂(用量为2kg/667m2)于土壤中,可有效防治幼虫。

参考文献

[1]刘友樵,李广武.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二十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394.

[2]郎秀丽.银杏超小卷叶蛾的发生与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2):168.

[3]张格权.银杏病虫害防治[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4]丁伯长.常见银杏病虫害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5⑻:36-37.

[5]林燕春,林江,罗明云,等.银杏病虫害的防治[J].中国花卉园艺,2010(2):44-46.

(责编:徐焕斗)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