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学院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 2022-11-05 09:4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辅导员在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然而,民办高校辅导员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辅导员职业倦怠必然会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工作的开展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进行成因探究,主要通过查阅文献、走访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状态和身体素质进行了细致的询问研究,得出来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是来自民办高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巨大的工作压力和体质较差等,而分清职责和完善高校绩效评价、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则是高校降低和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体育学院辅导员 职业倦怠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2(c)-0077-02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应届生的毕业人数越来越多,而公办院校的数量又不足以容纳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因此,许多民办高校应运而生。但是,民办高校生源大多学习较差或者自主能力较弱,在这种情况下,便增强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倦怠的首要原因是辅导员工作的性质所致,他们相对于公办高校辅导员而言,要承担更多繁杂的工作和学习内容,占用了许多自己的休息时间,幸福指数大打折扣,未能从职业中获得成就感,甚至严重影响的个人生活,这样长久的积累,势必会影响工作的效率以及对学生的良好引导。探究讨论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成因及对策,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民办高校体育学院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涵义及表现

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最初来源于1974年由美国的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提出的,是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工作压力大、时间长,工作成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而导致的一种的心理状态。这一术语被弗登伯格提出后,这一现象得到了众多学者的特别关注,承认这种现象的存在并从各自研究的角度对“职业倦怠”这一现象加以界定,多数研究人员认为,当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足够的兴趣,却又不得不完成时,便会产生一种厌倦心理,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下降,这种状态就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有3个核心成份:情感逐渐衰竭,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逐渐消失;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个人成就感降低,个体对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

2 辅导员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

2.1 外因

2.1.1 超负荷的工作造成的心理压力过大

辅导员是民办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领头军,辅导员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活是自由开放型模式,大多数人初次远离父母只身来到陌生的城市研究深造,尤其是体育专业的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因此,在性格迥异的大群体中,辅导员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众口难调的环境下,辅导员的工作需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工作关系复杂混乱,一般身兼数职,负责学生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的评选及社团建设等诸多工作。并且,民办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安全问题,因此,在民办高校中,作为学生的直接负责人,辅导员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日常去向,因此,辅导员几乎是24小时连轴转的状态,手机必须保持开机状态,且不能漏掉任何学生的信息,这样就会导致部分承受能力较差的辅导员精神压力过大而导致神经衰弱。

2.1.2 地位较低待遇较差

一直以來,大多数民办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只重视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所以,面对辅导员所做的日常繁杂工作,在评职称等待遇上,就没有严格的标准来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从全国大环境下来看,这支“教师”队伍其实是有名无实的,在选拔、任用、评定职称等一系列环节中,仍然把辅导员这尴尬的职位排除在“教师”的行列之外。有的高校甚至明文规定,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职员是政工干部,无法列入教师编制,并且不得参加教师职务的评聘[1]。民办高校容易忽视辅导员的权利,而只强调他们的义务,每天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在工作中,辅导员又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不仅经常会占用他们的休息时间,而且,在车费、电话费等方面的经济损失又长期难以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当辅导员把自己的付出的艰辛和实际中收获的回报相比较时,就会明显感觉到,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收入不仅比一般的专业教师经济收入低,而且,也没有得到预想的社会地位,故而,辅导员的个人情感因素得不到满足,对自身的职业价值就会产生一定的怀疑,个人成就感大打折扣,容易造成职业倦怠心理。

2.2 内因

2.2.1 身体素质

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大致包括机械式的办公室工作和复杂琐碎的学生工作,在工作中,不仅要做好领导的“小棉袄”、学生的“避风港”,还要对于一些突发事件还要及时得当的处理,并且做好繁琐的程序性的工作,这样一来,就对辅导员的良好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工作原因或个人没有较好的生活习惯,使得很多辅导员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轻度抑郁症、肥胖症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故而会给自身带来许多压力和不良反应,进而对工作繁琐之事渐渐力不从心,感到厌烦,因此产生职业倦怠也便在所难免了。

2.2.2 心理素质

大多数辅导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于初入社会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面对巨大而又繁琐的工作量时,必须具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和极好的耐心。很多毕业生,虽然在读书期间表现很优异,也有初入社会的韧劲和毅力,却不一定能适应对心理素质有高要求的辅导员工作。在繁琐、重复和突发事件较多的工作压力下,很多辅导员无心面对,无力解决,故而产生职业倦怠。

2.2.3 个体期望

Pines(1982)研究证明,很多陷入工作倦怠的个体常常有着对专业工作的不切实际的期望,也正因如此,诸如理想幻灭,倦怠这些感受就容易出现[2]。辅导员一旦投入正式的工作中时,就会感受到,现实中的琐碎繁杂打破了想象中的美好,机械式的工作和不健全的管理机制使得自己的才华和能力缺乏施展的空间,而且,在民办高校里,辅导员不仅要面临工作上的各种突发状况带来的压力,同时还得承担着社会和家庭的各种负担,每个人最初的热忱之心,也会被措手不及的突发事件和无法专心做事的无奈之情给冻结[3]。

3 民办高校降低和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3.1 完善管理模式

关于辅导员是学生的“保姆”这一现象应该改善,让辅导员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虽然辅导员没有教授具体课程,但仍要为学生在其成长的道路上做出表率,面对众多性格迥异的学生,辅导员不应只是毫无情感投入的机械式辅助和教导,而是引导和鼓励,将权利下放至院(系)或班级,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相互激励。

3.2 改革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组织领导,保证辅导员队伍是一支优秀的高素质队伍,还需要制订完善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总体规划[4]。高校在对辅导员工作进行评价时在考虑工作实绩、组织能力、理论政策水平以为还应重点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学生满意度等,要完善辅导员的评价体系。在明确高校辅导员核心工作内容的前提下,采取显性成绩与隐形成绩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同时还要建立考评结果的反馈机制,填补现有评价机制的不足,确保考评结果的全面、准确。在考评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使得考评制度和奖惩制度相联系,促进评价机制的发展性,从而可达到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目的[5]。

3.3 培养健康人格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辅导员虽然不用专攻某一学科领域,但仍要继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根据自身的性格、兴趣和专业特点,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合理的、详细的职业规划,要时刻审视自己,及时发现自己的优势与缺陷,正确预判自己是否出現倦怠的征兆,了解自己的主观情绪是否对生理和心理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并且要积极主动地应对解决。在工作的闲暇之余,应该将工作的事情暂告一段落,多陪家人,与家人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交流,使亲人了解工作性质,给予自己心灵上的疏导,从而获得家庭的理解和宽慰。许多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一个美好和谐的家庭,欢愉的家庭环境不仅可以使人得到身心上的放松,还可以激励自己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6]。

参考文献

[1]江忠华,韩云.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组织根源及其对策[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7):53-56.

[2]李培忠.工作倦怠的理论研究及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版,2005(1):2-28.

[3]刘洪涛,王艳灵.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9(1):75-79.

[4]董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初探[J].教育探究,2008(1):90-91.

[5]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刘祥亚.职业倦怠自治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