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创新党员教育管理

发布时间: 2022-11-05 13:1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青海大学藏医学院针对其特点,围绕提升思想教育实效,坚持边实践边探索,基本构建了"三结合一融入"的思想教育新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党员思想教育 新模式

青海大学藏医学院成立于1987年,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藏医药人才的摇篮。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26人、本科生581人、成教学生300余人,生源来自青海、西藏、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主要有藏、汉、蒙、回、土5个民族,其中藏族学生所占比例达到95%以上。2012年以来,学院以创先争优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强基筑垒创先进、学风建设争先锋”为主题,将创新党员教育管理作为突破点,通过改进教育方式、打造党建特色、丰富活动载体,促进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新模式的构建。

一、工作背景

青海大学藏医学院现有学生党员64人,建立学生党支部2个,成立了社会实践团队、志愿服务团队及青年思想沙龙。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诸如重发展轻培养、重专业学习轻思想教育以及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弱等等,藏医学院在坚持经常性思想教育的同时边实践边探索,基本构建了“三结合一融入”的思想教育新模式:思想教育与学风建设相结合、思想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思想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把思想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工作初见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思想教育与学风建设相结合

学风是凝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态度作风、方法措施等,它依不同学校的不同特点表现出独有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学校全体成员的意志与行动,逐步地形成和固化,成为一种传统和风格。这些传统和风格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思想教育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就是要克服简单说教、照本宣科式的思想教育模式,让优良的学风提升思想教育的成效、思想教育的成果转化为优良的学风,形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在学风建设中,开展校纪校规学习、加强寝室文化建设、督促早晚自习、狠抓考风考纪、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就是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营造优良的学风。优良学风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地常抓不懈,在培养学生优良学风的同时,也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争做学风建设的标兵,对于其思想境界的提升、道德情操的升华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学生党员的积极推动,也使得学风建设更具特色、更富成效。

(二)思想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正是基于校园文化这一特殊的功能,藏医学院将思想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利用校园文化这一载体推动思想教育的普及和深化。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藏医学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诸如:雪域女儿的心声诗歌朗诵、藏族文化风情展、认药辨药大赛、锅庄舞晚会等等,让积极向上和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思想,培养其良好道德情操,可谓事半功倍。学生党员在这一活动中既是组织者、参与者,同时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不少学生党员反映:在丰富多彩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中我们享受了快乐、增长了才干,同时也接受了教育和熏陶,感到受益匪浅。

(三)思想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专业学习是指学生对某一学业门类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践,专业学习对于学生今后就业有着重要影响,学生往往比较重视专业学习。将思想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就是结合专业学习的特点,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课题研究、背诵藏医药经典文献、进行学术创作、参加各类大学生专业技能比赛,从而帮助其打牢坚实的专业功底,树立报效祖国和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思想基础。思想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说到底,就是鼓励广大学生树立健康成才的思想和建设祖国的远大理想,以学习为在校期间的首要任务,克服各种不良思想的扰乱和侵害。学生党员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应当树立更加远大的理想,树立更加明确的奋斗目标,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四)把思想教育融入社会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加强自身独立性也有十分大的意义。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参加广阔的社会实践,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我把健康带回家”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农牧区惠民服务实践活动、敬老爱老等社会实践活动,既增长才干又提升思想,可谓“一箭双雕”。

三、取得成效

“三结合一融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新模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创新,在实践中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四性”:提高了党员教育的灵活性、激励了党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党员教育的针对性、保证了党员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梁剑.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苏丽蓉.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丝绸之路,2009年16期

作者简介:

康永胜,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