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教学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 2022-11-05 15:4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教材、多媒体网络教学视频、网站、标准化考试题库、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材上机编程题详解、教材示例源程序代码等多维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采用先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视频及网站,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身学习、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本,进一步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能力培养 立体化教学资源 人本主义 量身学习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001-03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为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理科学生开设的程序设计课程,其目标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和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和能力。课程体现“以人为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的现代教学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能力水平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

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重点。程序设计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课程以程序设计为主线进行组织,强调编程实践,用示例驱动、组织和实施教学,将程序设计的相关内容贯穿和渗透到每个知识点的讲授中。在每个主题的教学中,通过示例讲解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引出知识点,使用多种方法深入讲解和分析;通过示例和大量的上机实践培养学生编程能力,使学生掌握编写程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实践改革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既要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又要对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进行改革,包括教材建设、标准化考试题库建设、多媒体网络教学视频及网站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材上机编程题详解、教材示例源程序代码等。

(一)教学模式改革

云南大学从1997年开始,对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理科学生开展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教学,1997年-2008年周学时为3学时,主要进行理论教学,另外增加少量的上机实践课时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教师指导上机实践,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上机作业。由于周学时主要进行理论教学,上机实践被当作额外的补充,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动手能力弱,学习了理论不知道如何应用。从2009年开始,学校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理论和实践教学周学时均为2学时,周学时比为1∶1,加强了学生上机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讲完理论后,接着带学生进行上机实践,将理论知识付诸实际应用。这一方面强化了理论教学,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侧重算法分析、设计,侧重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拓宽教学思路,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可囊括世界。”[1]

(二)教学方法改革

贯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人本主义教学理念,教师教学应从学生的角度体会“学”之困惑,反思“教”之缺陷,因学施教,由教助学。通过“教”帮助学生学习,体现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不但要研究教学内容,更要研究教学对象——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研究重点、难点的解决办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学习,重视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每次上机作业都要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尽量掌握学生的知识薄弱环节。上机实践的“成就感”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则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学多练。授课时采取由问题设计算法,由算法带出程序的思路,选择经典、实用和趣味性的题目作为例题,设计出合理的、符合程序设计规范的示例程序,教师边讲边做,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三)实践教学改革

体验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活动,是意识的组成部分,人只有经过身体的参与,让身体进入世界,才能实现自我。[2]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力度,训练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强化学生阅读程序、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的能力。用示例驱动教学,通过示例介绍程序设计的相关概念和程序实现。

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生亲身体验和领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和方法的同时,熟练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具备上机调试程序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分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的能力。用趣味性的例题和习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动思维,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使枯燥的上机实践变得生动、有趣。

二、教学创新

自主学习能让学生主动融入学习过程,取得更高层次的成果,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内容进行推理并进行批判性思考。[3]自主学习以多元、和谐的教育体系为基础,通过交互促进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继承和创新精神,运用最新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计算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改革、创新提供技术保障。结合教学、改革实际,我们开发了多媒体网络教学视频,使学生能轻松、快乐地接受新知识的学习。

(一)多媒体网络教学视频及网站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也要采用先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我们开发了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视频及相关网站,在网站上将教学视频组织成初级、中级和高级3个层次,通过计算机网络,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身学习、自主学习。多媒体网络教学视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引导来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通过创建真实教学环境,让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4]多媒体网络教学视频包括程序设计的经典示例和教材每一章后面的上机编程题的完整讲解,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初学时可以完全仿照或模仿教师进行程序设计,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编程基础后,自己编写的程序可以和教师编写的程序的讲解进行对照、比较,体会其中的关键技巧,这样能使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得到提高。对于经典的示例,学生也可以反复不断地揣摩教师的讲解。多媒体网络教学视频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使学生能在轻松、自然、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二)标准化考试题库建设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覆盖面较广,考试方式为全校统一考试。为了更加客观、公平、公正地衡量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建设了标准化考试题库,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程序阅读题、填空题、程序改错题、程序填空题、简单编程题、复杂编程题等,期中、期末考试题从题库中抽取,使考试更加规范、透明。

(三)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

针对新的教学模式以及实际教学需要,我们开发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用最新的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教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免费下载,这能使所有教师、学生都受益。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既便于教师教学,也便于学生自学。

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教学课件、统一考试,使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更加规范、完善,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

三、教材改革与教材建设

(一)教材改革与教学讲义编写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教材很多,但已有的教材,在内容、结构、层次、组织等方面,不能满足非计算机专业理科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和实际教学的需要,我们编著了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讲义。从教学内容上,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理科学生的特点,进行大胆创新和改革,用示例驱动教学,强化程序设计技术和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讲义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班——理科快班使用,经过不断修改、完善、充实,于2011年2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以教材的形式出版,教材被命名为《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教材出版后被多所高校使用,教学效果良好,并于2012年被评为云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教材,现第一版已全部售罄,2015年2月正式出版第2版。

(二)正式出版教材

正式出版的教材根据教育部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课程,有利于多模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5]教材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材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法分析、设计和程序实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该书是作者十几年从事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和开发的成果,融入了作者长期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软件开发的经验,具有以下特色。

1.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能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对重点、难点和容易混淆的问题都给予强调,并进行概括和总结,既便于教师教学,也便于学生自学。

2.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最新大纲为主线,涵盖大纲所要求的所有知识点,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轻松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3.易教、易用、易学,用示例驱动教学,每一个示例都可以在课堂演示,并配有相应的习题作为学生课后巩固练习,便于教学;开发了数据库、网络、动画、图形和多媒体程序的完整实例,可以直接应用;每一个知识点和示例都做了深入细致地介绍,便于自学。

4.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介绍程序设计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法分析、设计和程序实现。

5.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示例和习题贯穿介绍常用算法,包括解非线性方程的牛顿迭代法、二分法、定积分、穷举法、递推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最大值和最小值、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多项式求值、进制转换、常用数据排序和查找算法等。

6.内容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面向应用,突出实践,设计了经典、实用的示例和习题,加强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其素质的提高。

7.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用趣味性的示例和习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做到“我要学”、“我能学”。

8.夯实基础,突出强调设计程序的基本方法、基本技巧以及上机实践中的常见错误,提高程序设计效率,避免重复错误。

9.精心设计了包含关键知识点的模拟试卷并附参考答案,使学生能抓住重点、开拓思路,强化课后复习和自主练习。

10.介绍了算法、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和数据库设计基础知识,并附练习和参考答案,进一步增强学生设计、开发软件的能力。

(三)开发教材上机编程题详解和示例源程序代码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我们开发了教材上机编程题详解和教材示例源程序代码,作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强化学习的范本,每一个程序均可以直接上机运行,既可以作为教师备课参考,也可以帮助学生课后练习和复习,指导学生自主编程。

四、结束语

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未知世界,发掘思维潜力,培养思维能力,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让学生自主决定、自主选择、自主控制、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建构知识,使学生形成独立的主体意识,独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自觉的学习态度。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让学生独立感知教材,深入理解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将自己看作教育对象,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主动认知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2] 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2001.

[3] 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 皮亚杰著,王宪钿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陈 明]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