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以核心素养引领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 2022-10-30 15:0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应把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方向,体现历史学科特点,在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上开拓创新,突出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既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要牢牢把握方向,突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学生身心特征,体现历史学科特点,在设计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健全评价体系等全过程中以核心素养为依归。

一、教学目标设计上坚持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宗旨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取决于教学目标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准确具体。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紧紧围绕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课程标准,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一是目标设计要体现多维度,既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史实,又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体现知识、品质、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多维统一。二是目标设计要力求具体化,不能简单笼统,要具体细化到每一个单元每一个课堂每一个环节,做到目标有载体可量化可考核。三是目标设计要注重现实性。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教育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在一个单元一堂课全部完成。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征、接受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有侧重点和针对性,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落实性,真正见到实效。

二、教学方法创新上坚持以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引

课堂教学是发展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根本在于坚持目标导向,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一)以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引掌握基本史实

初中历史教学主要内容为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以基本史实为主。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是初中历史学科的首要素养,也是基本素养,没有熟练掌握基本的史实,就谈不上对史实的分析理解,更谈不上历史价值观的形成。虽然历史是开卷考试,但对基本史实的掌握是前提,有效的记忆必不可少,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搭建时空框架,帮助学生将每个时空中的重大事件贯穿起来,形成历史脉络,从而理解和把握历史进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目标、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运用图表法、对比法、讨论法等,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素养。2018年中考试题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历史学习的能力。如出一段材料:“经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可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旧中国完全死亡”?其实这考的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这就需要学生先记住意义再进行理解。整份试题十分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但不是死记硬背题,而是都要在识记的基础上进行理解而得出答案。

(二)以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引进行情境创设和探究学习

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探究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推动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精神和历史解释能力。如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征精神?首先要让学生知道红军长征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重点突出“难”,怎样来突出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创设情境: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用多媒体展示强渡湘江、爬雪山的相关图片,然后播放飞夺泸定桥和过草地的相关片段,学生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才会真正理解到长征中的“难”。在这基础上追问:“红军战士有何精神值得你学习?”待学生回答后又打出几张在食堂用餐和在学习上有畏难情绪的照片,通过对比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再进一步问:“同学们,你们应怎样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分小组讨论,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愿意探究新的问题。

(三)以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引提升情感体验

历史是故事,是由人和事组成的,是有温度有感情的。历史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和情感相互交织的学习和体验过程,情感教育和情感体验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我们不能把历史教学搞成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而是要发挥历史学科图文并茂、人物鲜活、故事生动的优势,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还原历史真实,激发学生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唤起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讲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和意义时,可以让学生回味五四运动中人们高呼的口号,后用多媒体显示,学生齐声呼喊。等呼喊完毕,马上创设一个情景:“同学们,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回到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中,你会高呼什么口号?”目的是通过呼喊口号,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还可以举办故事大会,参观历史博物馆,观看电视影片,写历史小论文等。

(四)以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引形成价值评判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为形成唯物史观奠定坚实基础是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评价方法,学会按照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的标准进行价值评判,这对于认知比较感性、知识储备不足的初中学生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讲隋朝一节的内容时问学生如何评价隋炀帝,大多数学生只能说出大兴土木、奢侈享乐,是个暴君。首先肯定学生说得对,但这只是隋炀帝的一方面。还有他做了什么事对后世有利?引导学生说出开通大运河,巩固了隋朝的统一,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正式创建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例如洋务运动虽然失败,没能让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它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让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应从正反两面进行,不能片面地说好或不好,告诉学生要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三、在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上坚持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体系要秉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摒弃唯分数论的导向,着力构建多元的科学评价体系。一方面,评价内容要综合化。要全面评价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运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另一方面,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改变传统的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主体模式,特别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运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社会测评等方式,利用更多的主体参与评价。要改变评价的标准和方式,不能唯考试唯分数,要注重综合考核、过程评价、定性定量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此外,还要创新评价手段,除传统的纸笔测试外,适当采取网上测试、历史调查活动、历史小论文评比、历史剧表演等灵活多样的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评价学生,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

总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高质量的教育。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教学改革创新,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云青.核心素养如何融入课堂教学.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2018-6-12.

[2]陈丽红.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J].学周刊,2018(31):97~98.

[3]周爱芳.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7(4):88.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