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借鉴香港经验,构建广东低碳发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 2022-11-08 10:3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广东省在成就30年经济辉煌的同时,也受到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严重困扰,环境和能源问题极大制约了广东省的可持续发展。而香港特区政府在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模式方面,多年来已实施了不少政策和措施,有些已初见成效。借鉴香港营造“低碳绿色城市”经验,将有利于加快构建广东省低碳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绿色低碳;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示范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015-03

提升香港市民的生活质素,改善环境,是香港特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香港特区通过落实这些纲领,致力为市民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减少染污,管制排放,促进有效使用能源,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鼓励市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并就全球暖化的国际问题,检讨特区的政策和参与。特区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多年来已推进了不少政策和措施,有些已初见成效。借鉴香港营造“低碳绿色城市”经验,将有利于加快构建广东低碳发展新格局。

一、香港营造“低碳绿色城市”经验值得借鉴

香港一直在努力营造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发展一种绿色低碳的经济模式。香港发电和输电是整个香港碳排放的主要部分,约占香港碳排放的65%,交通碳排放占了20%。而在发电过程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来于火电厂,占的整个发电碳排放的54%。香港希望减少火力发电厂的比例,争取到2020年降低到10%以下,并希望在2020年把碳排放的强度下降50%—60%。

(一)通过立法落实减排措施

20世纪70年代,由于环境质量迅速恶化,香港特区政府开始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并着手制定相关法律,先后颁布了《废物处置条例》和《水污染管制条例》,自始环境保护有了直接法律依据。香港立法最为鲜明的特点即是通过加大惩治力度来遏制环境污染,采取了将环境违法行为全面刑事化的做法。即在所有的环境法例中均有刑事惩处的规定,如此将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另外,香港减排措施内容具体、针对性强,相关配套法律也非常明确。比如,为提高建筑物能源效益,特区政府在2009年底提出强制实施《建筑物能源效益守则》的法案,以提高现有及新建楼宇的能源效益并减少电力消耗。

(二)减少五大范畴的碳排放

针对香港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香港特区政府对症下药,提出了从燃料组合、能源效益、环保运输等五大范畴减少碳排放。在燃料组合方面,政府建议10年后把香港核电发电比例从目前占整体23%,增至50%;天然气发电由23%增至40%;日后可再生能源发电占3%,其余则属燃煤发电。核能发电不会产生温室气体,而天然气发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燃煤少一半,随着中央推展“西气东输”工程,将可增加输港天然气的供应,并预期香港所有燃煤机组将于2030年全面退役,届时碳排放量将进一步减少。

(三)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

香港特区政府在2007年成立了由环境局领导的“气候变化跨部门工作小组”,成员包括5个决策局和16个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制订和推动政府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以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有关要求。

(四)重视区域及国际合作

环境问题本来就是个超越地域界限的难题,香港实难独善其身。香港特区政府特别指出促进低碳发展将是未来粤港区域合作的主要范畴,通过加强双方合作沟通以实现减排目标。香港已制订《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质素管理计划》,这是一项与广东省政府共同拟订和推行的计划,务求在2010年达到双方定下的减排目标,大幅改善本港和整个珠三角地区的空气质素。此外,香港还参加了C40城市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可以借助城市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减排概念的构思和分享实质经验,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能力。曾荫权在“香港C40论坛”开幕致辞时指出,对香港很重要的就是区域合作,香港将和内地同胞把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为宜居环境,成为各界仿效案例,并要加强制造业排放标准。把香港建设成为一个亚洲的模范城市。

(五)鼓励大规模使用电动车

车辆排放约占香港产生的空气污染物四分之一。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香港把发展电动车作为一个最重要的解决方案。因为电动车没有能耗,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噪音也是非常低的。电动车对于香港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所以特区政府鼓励电动车的大规模生产。鼓励人们使用混合动力车、电动车,这样可以确保到2020年的时候30%的私人轿车和15%的公交车和货运车都可以是来自电动车的车型。

香港特区政府为了促进电动车的大规模使用,减少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成本障碍和鼓励这个行业发展必要的基础设施。现在香港特区政府已创办3亿港币的试点绿色交通基金,主要去测试这种绿色和低碳的交通运输技术。另外,香港正为7.4万辆欧盟前期和欧盟一期的柴油商业车辆的车主提供优惠,鼓励他们尽早更换为欧盟四期型号的车辆;并透过减免汽车首次登记税,鼓励市民购买环保汽油私家车。同时,香港也会继续紧贴欧盟标准,采用最新的燃料及技术,减少车辆污染物的排放。

(六)争取社会支持低碳工作

香港特区政府一直极重视与公众保持密切联系。积极组织地区的活动,研讨与环境污染有关的问题,寻求对策。政府特别重视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工作,致力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融入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并透过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工作,为香港规划一套融合经济、社会及环境因素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及推动社会大众认识和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特区政府在推行政策及措施的同时,会配以相关的公众教育及宣传计划,争取社会大众的支持和参与。除了透过不同媒介向公众宣扬环保讯息及推广各项措施,特区政府还会与环保组织、区议会、小区团体、商界及学校等保持紧密合作,继续举办活动,鼓励香港市民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也会透过学校和小区外展活动,以及可持续发展基金资助的小区项目,提高社会大众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认知和鼓励实践。

二、加快构建广东省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

香港营造“低碳绿色城市”经验和措施值得内地特别是广东借鉴。广东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在成就30年辉煌的同时,也受到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严重困扰,三高一低的产业仍占较大比重,环境和能源问题极大制约了广东的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广东要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完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以低碳产业为核心,以低碳技术为支撑,以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为基础的低碳发展新格局,为全国低碳发展探索经验并发挥示范作用。

(一)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广东是全国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也是环境压力较大、能源资源紧缺的省份,未来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较快发展期。在这种形势下,绿色低碳更应该与现代经济协调发展。例如,广东可以凭借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的优势,重视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样,就能提高广东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的碳排放量。

广东建设国家低碳省试点不仅是保障实现国家下达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迫切需要,更为广东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创造了重大机遇。

目前,培育建设现代产业500强项目成为广东产业低碳化路线图的两大工作抓手之一。广东明确提出重点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三大产业取得关键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大突破,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推进百强项目建设。

除了在新兴产业布局上高瞻远瞩外,发展低碳经济与传统产业也可以相互协调,按照节能、生态的要求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

一系列转型升级调结构的举措之后,广东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6∶50∶43调整为2010年的5∶50∶45。到2015年,广东将初步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将超过50%。

展望未来,南粤将加快转型升级的脚步。“十二五”期间,广东将进一步加强在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低碳领域加强科技公关和产业布局,实现“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广东服务”转型,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为了让产业升级发挥更加集聚的低碳示范效应。广东还将选择几个经济发展水平高、制造业发达的产业集聚区,建设低碳发展示范区,为全省低碳转型探索有益经验。

(二)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

广东在“十一五”期间主要从中东地区引进石油、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从西南地区的贵州、云南和广西购入约30%水电,以保障省内能源的供给量,有效地缓解供求之间的矛盾。对于清洁能源——核电、水电,广东积极扩大核电的生产,增加水电的购买力度,在确保供给量的同时,力求将能源使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代价降到最低。

“十一五”期间,广东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基本形成了高效、清洁、安全的能源格局。对外引进清洁能源,有利于广东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和减少能源使用后发出的废气。

广东虽然单位GDP能耗较低,但能源消耗总量却居全国前列,且能源对外依存度高,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还将继续增长,给能源安全带来威胁。“十二五”各省节能减排形势更加严峻,减排指标仍将严格。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建设绿色低碳广东,仍将是广东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结合广东省能源资源不足的情况,在“十二五”期间,广东应保持对外引进清洁能源的态势,增加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水电等清洁能源的进口力度,根据广东省能源局有关计划,“十二五”广东将继续大力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

一是加快发展核电项目。积极落实全省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快推动在建核电项目建设,谋划推动一批后续核电项目建设。

二是大力推进天然气利用。加快沿海LNG接收站建设,积极推进西气东输二线、川气东送等陆上天然气项目建设,增加南海海上天然气上岸供应量,加快全省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

三是合理增加接收“西电东送”。积极引进西部清洁水电,加强输电通道建设。

四是加快开发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稳步推进陆上和近海海上风电开发,积极推广光伏发电应用。

(三)建立完善的智能电网集群

国内目前每使用一度电所产生的GDP效能是日本的五分之一,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如果不能尽快建立完善的智能电网集群,中国将难以步入“绿色低碳”社会。

2008年12月,国家正式批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珠三角地区发展纳入国家层面,给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活力。按照广东2020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战略目标及全省人口规划值,到2020年,广东全省全社会用电量及全社会用电最大负荷将分别再翻1番以上。这对于广东电网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加快电网建设刻不容缓。

根据“十二五”电网规划,2011—2020年,广东电网公司将规划投资3 000亿元加强和优化电网,创建国际先进电网公司。其中,在“十二五”期间,广东电网将规划新建、扩建、改造220kV变电站约200座,到2015年,广东电网220kV变电站将接近500座,变电容量达到210 000MVA。

按照广东电网公司创建国际先进电网公司战略目标的方案,到2013年,广东电网管理、技术经济指标等各方面基本达到国际先进电网水平,为广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绿色的世界级供电服务。

根据广东电网的发展目标,在未来将会为广东省打造一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适应性、自愈性、安全性、稳定性、灵活性的国际先进水平一体化电网,构建综合应用现代通讯、计算、控制等技术,能够持续不断地适应各种正常操作、运行方式调整的优化运行,并能主动预测和应对电网扰动的智能化电网,从而促进广东经济的发展。

(四)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低碳既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要借鉴香港经验,采取有效的宣传推广手段,在城乡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养成文明、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习惯。

首先,从香港发展低碳经济的历程来看,公益宣传和激励机制不可或缺。通过开展讲座、派发宣传小册、公益广告等形式宣传低碳理念,指导民众了解和实践低碳生活,同时构建激励低碳生活的机制,采取对使用低碳环保的产品实行政府补贴等。这样,通过激励机制有利于引导民众提高低碳环保意思。

其次,要针对不同的区域和环境,区别试行,科学有效地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如在城市要重点加大节能灯具的推广,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深入开展公共机构及交通节能;在农村要重点推广沼气使用和节柴改灶,稳步推进太阳能光伏利用、秸秆优质化能源利用,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再次,要借鉴香港政府鼓励电动车发展,创办绿色交通基金的做法,目前,广东省财政也已设立了节能专项等涉及低碳发展领域的多个专项资金。广东各地也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五)创新有利于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

“十二五”时期,是广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广东必须承前启后抢抓科学发展战略新机遇,继续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绿色经济战略结合起来,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森林碳汇为突破口,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广东绿色低碳工作未来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困难,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目前,广东正在探索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体制机制,推动建立国家碳排放权交易所,保障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任务。当前要做好相关基础性工作,尽快摸清碳排放现状,做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综合性数据库,研究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监测体系。试行温室气体减排差别对待原则,对经济较发达、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的珠三角各市试行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对其他市鼓励自主确定二氧化碳减排额度;对重点高耗能、高碳排放企业设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指标。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探索多种形式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推动建立“清洁发展”的交易机制。

广东要发挥毗邻港澳的巨大优势,港澳有资金、技术优势,广东则有推动低碳发展的广阔空间。为推动粤港澳低碳发展合作,广东要建立和完善粤港澳有关联络协调机制,联合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相关工作,加强低碳技术的联合研发推广,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此外,广东还要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不断加强与欧美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交流合作。

[责任编辑 高惠琦]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