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教育评价铁三角——实践性\结构性\一贯性与交融性

发布时间: 2022-11-09 11:0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论述评价教育的3个关键字性指标,实践性是检验教育的根本指标,结构性是考察教育内部各种成分比例的指标,一贯性与交融性是考察教育内部各种成分关系的指标。

关键词 教育评价;实践性;结构性;一贯性与交融性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30-0012-02

Three Key Targets of Evaluating Education: Practical, Well-Proportioned and Accordant Target//Jiang Pengliang, Guo Wei, Li Qing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ee key targets of evaluating education are introduced. Practical target is fundamental in evaluating education. Well-proportioned target is judging the proportion of all kinds of components in education. Accordant target is judging the connection of all kinds of components in education.

Key words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practical target; well-proportioned target; accordant target

Author’s address

1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200433

2 Lantian Nursery, Yangpu Area of shanghai, Shanghai, China 200433

1 实践性是评价教育的根本标准

教育搞得好不好,评价问题很重要。先培养出美感,才能画出优美的图画。先有蓝图,才能建造城市。光是埋头教育,却分辨不出好坏,是盲从。世界各国,国情不同,教育思路与方法不同,呈现出的特点不同,似乎无法评价。曾经好的教育,变成落后教育。有问题的教育经过改革,又焕发了光彩。没有发现一种永远正确的教育,那么如何恰当地评价教育呢?

笔者认为,实践性是评价教育的根本标准。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现在与未来社会变化的人才。教育所蕴含的真理,是通过实践体现且源于现实的。通过教育,让学生体验这种源于现实的真理。但教育过程仅仅完成一半,这一半仅仅是灌输与体验,下一半,教育要通过实践反馈于现实。教育通过实践,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移动。因为过去的现实与现在的现实不同,与未来的现实更不同。现实就是历史的车轮,轰轰滚动,永远不止。社会现实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教育的变化发展。教育必须通过实践,与现实永远保持不离不弃的关系。

南方的橘子到北方成了枳,瓜地里面长不成葡萄。不同的社会现实孕育着不同的教育。各国教育的好坏,就在于教育是否源于各国现实,并能够为现实服务。美国教育历来重视与当地社区紧密结合,从幼儿园到大学,学校运动会、家长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都有家长的积极参与,有的教师是社区中的专家或有特长的人,有的课程是调查社区现状,有的活动是联合社区一同完成。有的著名大学以振兴所在社区为重任,有的地区70%~80%企业由当地大学毕业生创办。日本教育培养出大批刻苦坚强、集体荣誉感强的人才,出现了以丰田、马自达为代表的汽车行业进军世界市场,他们的集约化与低成本的优势无人能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创新成为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以往技术稳定、注重节约与生产的时代过去了,日本教育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以往统一高效的教育模式反倒成了抹杀创新的最大阻力。因此,日本积极寻求方法性教育,培养学生个性与特长。教育只有通过实践,紧密地联系实际,并且落脚于现实,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即使是经典教材,如果与现实不符,那么这个教材也是无用的。从幼儿园开始,直到大学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与社会教育,教育要贯穿实践的原则,在各个历史阶段,在不同地区,其教学内容与方法始终紧密地联系当地的现实情况,积极反馈于当地的现实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教育工作。

2 结构性是评价教育内部各种成分比例是否恰当的指标

教育要通过实践,源于现实,反馈于现实。这个问题明确了,那么接下来,具体教什么内容呢?数学、语文、化学、体育、天文、地理、医学、历史……人类的科学体系极其庞大,新学科不断涌现,老学科不断深入,边缘与交叉学科不断诞生。简单地讲,知识无外乎两类,一类是科学,一类是人文。科学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工具,而人文是促使人类改造世界的动力。没有人文,人好像是没油的汽车,再厉害也开不走;没有科学,人类只能空想但缺乏办法与手段。不管缺了什么,人类都是无法发展的,要么蛮干,要么空想。科学与人文必须都要有才行,而且比例要合适。科学与人文的比例如何算合适?还是以实践为标准。

中国教育目前偏重于科学教育,在人文教育方面相对薄弱。大中小学教育普遍注重具体技术与方法的掌握,对于人生观与价值却很少关注。很多艺术与体育的学科包含着人文精神,但一些学校只重视艺术技巧与体育成绩,对艺术修养与体育精神关注甚少。虽然有专门的德育,但仅限于课堂、论文与考卷上的成绩。大部分青少年上学仅仅为了以后工资高一点。有著名教授讲,在美国高等学府,中国研究生明显与国外的不同,他们对研究不感兴趣,毫无科研动力。有人在谈对中国的印象时说,中国是一个面目模糊的庞然大物。对中国教育来讲,需要强调的是,人文教育激发人的动力,促进人主动学习与改造世界的能力。

与中国不同,日本对人文教育非常注重。他们注重刻苦与坚强的精神,他们的做法确实发挥了巨大的力量。美国强调自由与开放的精神,美国人个性鲜明,敢做敢为。美国教育,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大学,从始至终与现实紧紧结合,这与美国人优秀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密不可分。韩国对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等人文教育的做法值得肯定。

人文教育的薄弱,不能成为否定科学教育的理由。中国教育,近年来的大学合并能够整合全国的教育资源,统一的高考制度降低教育成本。德国是个以严谨著称的国家,教育学时不多,却形成这样的国家,令人值得深思。新加坡科学教育很有特点,分流排名给社会尤其是学生很大的压力。如果这种压力控制不好,有可能转变为日本学生的现状:逃学与不愿努力学习。现实是学生的这种压力没有出现明显的负面影响,还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新加坡教育用的办法就是“两个书包同样重要”,利用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去消减与转化负面影响。

具体国家,有着不同的教育内容。要对诸多学科进行分类与界定,但如何调整科学与人文的比例?一是根据本国现实特征进行选择,教育不能脱离现实。二是根据学生的整体特点进行调整:人群的动力相对不足时,增加人文教育比例;人群的手段与方法贫乏时,增加科学教育比例。

3 一贯性与交融性是评价教育内部各种成分关系是否恰当的指标

如果说结构性考察的是教育内部各种成分的比例问题,那么一贯性与交融性考察的就是教育内部各种成分的关系问题;如果结构性是静态的,那么一贯性与交融性就是动态的。教育的各个阶段,前后是否矛盾?前后不一致,教育产生脱节或副作用。教育的前一阶段有铺垫,后一阶段有顺延,整体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教育体系。一贯性对于学生知识的理解与观念的强化有着重要作用。

中国历史是一个连贯不可分割的过程,其间每个历史阶段各不相同,但始终没有停顿或间歇。和历史一样,人类认识世界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从呱呱坠地到离开人世,虽然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之分,大中小学也分成不同的年级,各个阶段明显不同,但人类的感知与理解过程却是连续的,中间没有停顿或间歇。教育自然不能违背人类的认识过程,要保持教育体系前后的一贯性。

当然实际问题总是很复杂的,要综合考虑。教育前后阶段一致,只能说教育一贯性好,但如果实践性差,即教育脱离实际,那么效果也是很差。不过实践性的问题不在这里讨论。

国内有的幼儿园非常注重知识量,提前讲授小学知识。有些幼儿接受能力强,表现很好,当其上了小学发现部分学习内容出现重复,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而有的幼儿接受不了过大知识量,学习效果不好,产生逆反心理,挫伤学习积极性。从幼儿园到成人的教育,教育量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少至多,由简入繁。少的尺度是以激发学习兴趣为限,多的尺度是大部分能够认知与接受为宜。既要量的渐进,又要考虑内容的连续性。

法国教育“教学阶段”模式,紧密连接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过程,是重视教育一贯性的明证。其具体做法为幼儿园小班、中班与大班教师设个小组,幼儿上升一个年级,教师之间平时有沟通交流,能够注重教育的连续性,保证教学目标的分段建立与逐步强化,另外能够针对学生不同的理解能力与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班、一年级与二年级教师设个小组,二年级、三年级与四年级教师设个小组,以此类推。

教育内部,各种成分是否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互相竞争、互相远离,会影响破坏教育体系,影响教育效果。现在国内一些大学各个教学单位各自为政,互相竞争教学科研资源。学科间缺乏有效的交融与沟通,即使出现交融的边缘学科,又参与到原有学科竞争当中去。未来社会需要的是知识结构合理,具有综合能力与实际经验的人才,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各门学科促进相互交融,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

美国教育的学科交融性值得学习。很多学生作业包含多学科的知识,要求学生融合不同学科,联合不同领域的专家,综合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好处。近年来日本开始设立综合活动课程,越来越注重学科的交融。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