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问题驱动教学法在《离散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 2022-10-30 15:20:04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离散数学》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应用问题驱动教学能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学习。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效果明显,适合现有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问题驱动教学 《离散数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O1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33-02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的核心课程。它与计算机科学中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容错证明、机器定理等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课程概念多、定义定理多、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高度抽象。

一、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提出背景

目前国内各高校对《离散数学》课程仍旧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案授课,“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而机械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师生交流机会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师无法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不停的讲,加重了一言堂和满堂灌的倾向。尤其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注重的是程序的执行结果,他们考虑的是如何做、能不能做、怎么做、做的结果如何,而不在乎为什么可以这样做,没有对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的习惯,造成他们对《离散数学》有着消极的态度。因此在有关《离散数学》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普遍都感觉非常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比较低,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在离散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每节课都能用恰如其分的问题表达本次课要学习的内容,就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解答欲望,活跃其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不仅为整体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开端,也为老师很快进入讲课的状态奠定基础,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情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效果。

二、问题驱动教学法

“问题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具体的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不断地引导和激励学生前进。

所谓“问题驱动”,就是借助现代化教育提供的良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采用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形成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技能和素质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首要教学目标,使教学不局限于“学生学会了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学生明确“我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去学习”的问题。这样,通过“问题驱动”模式,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活力。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受到日益重视,在高等数学、线形代数、管理学原理以及计算机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的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笔者从事《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十余年,一直在探讨如何将问题驱动教学法应用在《离散数学》课程中。期望根据离散数学的教学内容需要,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克服《离散数学》传统教学中的散、满、死、快、灌等缺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之中,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能力。

三、问题驱动教学法在《离散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认为,设计问题时一定要与将要学习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容易从问题过渡到新知识上,并且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讲授命题逻辑的内容时,笔者会首先用“哪两人作案”的问题来引入教学内容。

有一金库被盗,公安人员侦察后发现疑犯甲乙丙丁四人中只有两人有作案时间。案发后,掌握的线索有:(1)甲乙两人中有且仅有一人去过金库;(2)乙和丁不会同时去金库;(3)丙若去金库,丁必一同去;(4)丁若没去金库,甲也不会去。试判断四人中哪两人去金库犯案?

学生虽然在中学阶段已经接触中命题的概念,对命题已经有基本的认识。由于他们思维活跃,对纯粹低水平的重复理论讲授兴趣不高。因此在讲授命题逻辑基本概念时,以“哪两人作案”的问题引入课堂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完成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

首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找出问题描述中所有的简单命题,然后分析问题描述中的所有联结词,再对每个线索进行命题符号化,得到四个命题公式,最后根据题意得到描述的合式公式,再利用真值表求得公式的成真赋值。解答过程如下。

问题中的简单命题:p:甲作案,q:乙作案,r:丙作案,s:丁作案

联结词:?劭、→、∧

每条线索对应一个命题公式:

(1)(?劭p∧q)∨(p∧?劭q)

(2)?劭(q∧s)

(3)r→s

(4)?劭s→?劭p

线索之间要求同时成立,可以得到合式公式

A=((?劭p∧q)∨(p∧?劭q))∧?劭(q∧s)∧(r→s)∧(?劭s→?劭p )

表1用真值表求出了公式成真赋值的三种情况。

表1公式的真值表

真值表中成真赋值0100表示只有乙一人作案,1011表示甲丙丁作案,1001表示甲丁作案。原题描述只有两人作案,则作案者为甲丁。此问题还可推广为一人、两人、三人等作案。解决这个问题之后,也完成了命题逻辑基本概念中简单命题、联结词、公式及真值表的教学内容。

通过恰当的问题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学习的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兴奋中心转移到课堂上来;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而奠下基调;联系已学知识,为教师传授新知识和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采用问题驱动的启发式教学,充分提高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四、小结

在实施问题驱动型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探究。本文仅以命题基本概念为例介绍了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在《离散数学》课程中的应用,此教学方式也可以在其它教学内容中加以应用,对于改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屈婉玲等.离散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徐秀珍等.浅谈问题驱动式教学方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李英杰.问题驱动教学法及其在计算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教学研究.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