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基于CNKI分析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用药规律

发布时间: 2022-11-06 13:15:03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该研究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汤剂数据库,共纳入文献164篇,涉及方剂159首,药物377味,共计1 990药次。1 990味药按功效可以分为18类,按使用频率排位前三的药物依次为理气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药物使用累计频率为5181%。使用频数>30的药物共16味,按使用频次排位前三的分别是白术、柴胡、茯苓。药性频数统计中,分9种,前三位依次是温、平、寒。药味频数统计中,分9种,前三位依次为辛、甘、苦。药物归经频数统计中,共有11种,前三位依次为脾、胃、肺经。为中医药治疗和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参考。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疗法;用药规律;分析

[Abstract]By retrieving the clinical research literature of treatment functional dyspepsia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from January 2004 to December 2014 based on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 (CNKI), we would establish a TCM decoction database for treating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this studyOne hundred and sixtyfour literature were included, involving 159 prescriptions, 377 medicines, in a total of 1 990 herbs These herbs can be divided into 18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effectiveness; and qiregulating herbs, blood circulation herbs, and antipyretic herbs ranked top three onesaccording to the frequency of usage of the herbs, whose medicine usage frequency accounted for 5181% Usage frequency of 16 herbswas over 30, and Atractylodes, Radix, Poriaranked top three according to the usage frequency Medicinal properties were divided into 9 kinds according to the frequency statistics, and the top three were warm, flat, and cold Taste frequency statistics wereclassifiedinto 9 kinds, and the top three were acrid, sweet, and bitter In frequency statistics of the meridian tropism of herbs, it was classifiedinto 11 kinds, and the top three were spleen, stomach, lung The analysi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reatment and study of TCM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Key words]functional dyspepsi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medication rule; analysis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一组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餐后上腹饱胀不适和早饱感的症候群,属中医“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1],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目前临床常使用一系列促胃肠动力药、抗酸药、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抗抑郁药、消化系统酶和益生菌治疗[2],虽有肯定疗效,但均有不同程度副作用,且停药后复发率高。而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好,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3]。本文以中医处方用药为切入点,通过整理数据库中近10年相关文献,分析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来源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近10年(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相关文献。

1.2检索策略以“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主题词进行初次检索,以“中医”【扩展全部树】/为副主题词进行二次检索。

1.3文献纳入标准文献类型为临床研究入选患者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罗马Ⅲ对FD提出了诊断标准,指过去6个月内至少3个月有中上腹不适,如早饱感、腹胀,或上腹痛、烧灼感,并缺乏引起这些症状的客观证据,即无器质性、代谢或结构异常,或难以解释这些症状的疾病证据时,应考虑功能性消化不良[4]。治疗采用中药汤剂包括颗粒剂,组方完整并有明确的药物组成,治疗前后有明确的统计学意义。

1.4文献排除标准①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其他疾病的文献;②资料来源不明或明显与临床实际工作不符的文献;③个案报道和简单经验总结无统计学意义文献;④单纯中医症候研究无中药治疗文献;⑤综述文献;⑥汤剂配合针灸、推拿、耳穴、拔罐等其他中医治疗的文献。

1.5研究方法以《中药学》[5]为标准对药物的药名、功效、性味、归经进行标准化规范统一。应用Excel 2003建立按编号、方名、药名、功效、性味、归经等建立数据库,一药多味和多归经者,统计其全部的味和归经,并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药物的功效、性、味、归经进行频数统计。

2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64篇,涉及方剂159首,药物377味,共计1 990药次。

2.1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功效分类情况377味药物按功效可分为18类。前十类分别是理气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滋阴药、化痰止咳药、解表药、消食药、化湿药、补气药、利水消肿药,累计频率达9031%。其中排名前三的药物累计频率达5181%(表1)。

2.2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使用情况377味药物中使用频数超过30的有16种,排在前三位的为白术、柴胡、茯苓(表2)。

2.3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性、味情况在药性统计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温、平、寒,在药味频数统计中使用较多的依次为辛、甘、苦(表3)。

2.4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归经情况在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归经频数统计中,以脾经、胃经、肺经、肝经和肾经为主,累计频率达9252%,其中脾经频率为2580%,胃经频率为2298%(表4)。

3讨论

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祖国医学并无此病名的记录,一般认为FD涵盖中医“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其症状中“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类似“痞满”,“上腹痛”症状类似“胃脘痛”;“上腹烧灼感”症状类似“嘈杂”。痞满是“但满而不痛”(《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而嘈杂为证则表现为“似饥不饥,似痛不痛,而有懊憹不自宁之状者是也。其证或兼嗳气,或兼痞满,或兼恶心,渐至胃脘作痛。”(《医学正传·嘈杂嗳气》)。基于FD的复合病证特点,目前中医药对FD的治法和方药均不统一,本文通过对CNKI近10年中医诊治FD的文献方药进行频次分析,发现其治疗规律如下。

3.1病机虚实错杂,多责之肝脾胃本文选出164篇文献,统计分析得出使用频率最高的前十类药分别是理气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滋阴药、化痰止咳药、解表药、消食药、化湿药、补气药、利水消肿药,累计频率达9031%。可以看出FD病机不离虚实两端,邪实有气滞、瘀血、外邪、痰湿、水饮、食积等,其中标实以气滞为主,使用频数较多的理气药是入肝脾胃经的柴胡、枳壳、厚朴、木香、陈皮、香附等药;本虚一则气虚,二则阴虚,用药多为归肝脾经的白术、茯苓、党参、白芍等。从用药看,FD病机虽有虚实寒热不同,但与肝、脾胃、等脏腑关系密切。也有研究证明肝主疏泄,具有调理气机,调畅情志,助脾胃运化,通利气血的作用,相当于西医的神经内分泌消化系统等部分的功能集合[6]。

3.2扶正祛邪,明辨标本虚实文献统计分析发现祛邪药居多,其中理气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使用最多,从FD疼痛、嘈杂症状的病机而言,理气、清热、活血治法的确重要。脾虚气滞乃本病发病关键,诚如《景岳全书·心腹痛》所言:“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皆当以理气为主。”然FD病本在脾胃,证属本虚标实,故须以脾胃为中心,通过益脾气、温脾阳、利脾湿、和胃气达到健运中焦的目的。纵观本文献研究使用频数靠前的药物白术、党参益脾气,干姜温脾阳,茯苓化脾湿,厚朴降胃气。总有4878%的药物归经于脾胃。

3.3用药贵在调和中焦,恢复寒热升降平衡本证病位在中焦脾胃。脾为阴土,以升为用,主运化升清;胃为阳土,以降为顺,主受纳腐熟。清升浊降则气机条畅。治疗应顺应脾升胃降功能特性,立足调和中焦寒热虚实之间的平衡。文献统计分析发现FD用药药性方面使用最多的是温、平、寒;药味方面使用最多的是辛、甘、苦。辛温能散寒除痞,苦寒清降泄热开痞,辛开亦能恢复脾的升清功能,甘温可补脾气以和中,苦降可恢复胃的降浊功能,性味有机结合可奏扶正祛邪之功。还可通过疏肝理气、宣降肺气等法调理气机升降以解中焦气机之郁遏。本文献研究发现FD药物归经有肝、肺经。临证亦有在疏肝气之剂的基础上加入宣肺的桔梗、杏仁、紫菀以宣通肺气,升降相因而使上逆之胃气得平[7]。对于脾胃虚弱的虚痞,不可一味降胃气,可采用砂仁、香附、苏梗、川朴花等辛香甘平品行气和胃,以防变证。

综上,本文虽通过对CNKI近10年中医诊治FD的文献方药进行频次分析,发现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遵循以脾胃为中心的脏腑整体辩证观,切中病机,审证求因,审因论治,标本同治,调和中焦,恢复其寒热升降平衡的规律,然仍有待优化之处:①统计文献库可以再扩大至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以“功能性消化不良”和“中医”为主题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760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218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209篇,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297篇,排除其重复文献后再选用其中适合文献比较理想;②各中药的剂量、疗程没能纳入统计范围。从研究资料可见,各来源资料的中药剂量和干预时间几乎都不一致,而药物的剂量和干预时间对临床疗效都至关重要;③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治疗没能进行辨证分类统计。中医治疗该疾病重在辨证,然由于受研究文献限制,没能对其进行辨证分类用药统计,如将来辨证治疗文献量加大的情况下,根据其辨证分类进行用药频次分析,将更有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辉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8(6):14

[2]Lacy B E, Talley N J, Locke G R III, et al Review article: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and manage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J]. A P & T, 2012, 36(1): 3

[3]张声生,苏冬梅,赵鲁卿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19(1):32

[4]Loyd R A, Mc Clellan D A Update on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J] Am Fam Physician, 2011, 83(5): 547

[5]高学敏,钟赣生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6]凌江红,韦连明,张钰琴,等 疏肝理气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下丘脑和胃窦胃泌素、生长抑素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2):3069

[7]顾萍单兆伟教授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18(1):52

[责任编辑丁广治]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