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思想汇报 > 正文

浅析孟子的社会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 2022-11-09 12:1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孟子是孔子思想的主要继承人,他关于教人“做人”的思想,就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在“明人兽之别”的基础上,将教人“做人”的主张发展为较为系统的人格教育理论,并论述了人格教育的目的、任务,揭示了人格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阐述了人格教育的基本动力、途径及其原则和方法。这使孔子倡导的教人“做人”的教育,由经验形态上升为理论形态,从而在历史上得以长期流传,影响深远。

关键词:孟子;社会教育;理想人格;道德教化

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9)08-0005-04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史研究大多局限于学皎教育史研究,而较少关注家庭教育史与社会教育史的研究,尤其是社会教育史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①本文力图从社会教育的视角来审视孟子的教育思想,以求教于方家。

从儒家把政治、伦理、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主张可以发现,教人“做人”的教育占据统治地位,而这种教人“做人”的教育不只是在学校里进行,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中实施。由此,儒家的教育思想归根到底属于社会教育思想,它更加强调社会教化在人的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教人“做人”的教育

孟子关于教人做人的教育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孟子继承了孔子做人的思想并使之具有一定的理论体系。他在“明人兽之别”的基础上将教人“做人”的主张发展为较为系统的人格教育理论。论述了人格教育的目的、任务,揭示了人格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阐述了人格教育的基本动力、途径及其原则和方法。使孔子倡导的教人做人的教育由经验形态上升为理论形态,从而在历史上得以长期流传。

(一)“明人兽之别”的论述

孟子生活在社会剧变的时代,面对当时的动荡局势,孟子对统治者进行了强烈的谴责,提出了“明人兽之别”的主张。他对梁惠王说:“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⑴他认为,制造这些罪恶的暴君污吏都是禽兽,而他要培养的则是反对暴政的仁人志士。通过对人与动物的比较,揭示出了人性的基本内容,认为人类群处相亲的感情,是人之所以成其为人的重要表现之一。所谓“人皆有不忍人 之心”,⑵即人对人有同类相亲的情感。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⑶“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⑷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十分明确地指出了人与禽兽的区别惟此。有此四个“善端”是为人,无此四个“善端”是为“非人”。这是孟子区别“人与兽”的重要标志。

(二)人格教育的基本目标

孟子倡导人格教育,有鲜明的政治目的,即为实施“仁政”服务。孟子认为,只有人格教育才能造就推行“仁政”的治术人才,因为这种人能发扬人格应有之“善端”。据《孟子·公孙丑上》:“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这就是说,有善良人性的人才能实行仁政。他指出,以人格高尚的君子治理国家,他们必然会使人性的善端得到发扬光大,这种道德的力量将如“火之始燃,泉之始达”,用以感召天下人心,则“足以保四海”。⑸孟子还指出,这种具有勃然兴邦的道德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经过教育才能获得。他以历史为据加以论证,例如,商汤是先向伊尹受教,然后才把伊尹当臣子使用,从而取得了“不劳而王”的成就;齐桓公也是这样,是先向管仲就教之后,才使之为臣,从而取得了“不劳而霸”的业绩。故此,孟子指出,君主应当“学焉而后臣之”,⑹人格教育对于为君是不可缺少的。就教民而论,孟子认为,人格教育囊括了封建纲常的基本要求,是社会教化的中心内容。孔子创立的“仁学”,强调为人的根本是维系血缘亲情。盂子对此表现得更为强烈,他说:“亲亲,仁也。”⑺视“亲亲”为做人的标志。又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事亲,事之本也。”⑻孟子从历史发展的高度论证说,在远古时期,由于后稷的倡导发展了农业,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但是,尧舜却认为老百姓“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⑼对此深为忧虑,因此命“契为司徒,教以人伦”,⑽使百姓懂得做人的大道理。因而孟子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⑾的人伦道德规范。他认为,只要使这类做人的道理深入人心,必然可以取得长治久安的统治效果。故日:“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⑿充分说明其人格教育是以推行“仁政”为目的的。

孟子的人格教育除了其政治目的外,还有关于人的发展的目标,那就是培养大丈夫的人格模式,这一思想其实即是对孔子理想人格的继承。《孟子·滕文公下》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大丈夫。”当代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评论道:孟子提出了人格标准,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一人格的崇高标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一切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都受到这个人格标准的影响,历代伟大的民族英雄也都受到孔孟的熏陶。在人格教育中,孟子十分重视人自身的人格力量,认为造就完美人格的人,必须调动人本身的人格力量,这一思想是对孔子“为仁由己”的继承,他反对怨天尤人,强调祸福由己。他曾说:“祸福无不由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日:‘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⒀在道德修养上,孟子主张不能听天由命,而要积极努力,经常用“尧舜与我同类”的思想激励人们,要求人们在进德修业的过程中不自悲、不自弃,而要努力奋斗。

(三)人格教育的原则

关于如何进行人格教育,孟子提出了自尊、自重、自爱的原则,他告诫人们,成就事业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惟有人格的自我完善是不需要什么外部条件的,完全在于自己。他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⒁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⒂说明在人格的提升上,每个人都是自主的,能否最终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全在于自己的努力。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应做到“达不离道,穷不失义”,⒃应坚持追求永恒的道义。为了道义,对上可以做“不召之臣”,不阿谀奉承,在君主面前不失自己的独立人格。对于不仁不义的国君可以视之为“一夫”,而不以君主待之。在非常之时,应做到“舍生取义”,这是孟子理想人格中的最高境界。

二、伦理道德教育

重视伦理道德教育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国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儒家教育的基本点是注重伦理道德教育。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关于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提

出了一些自己的主张,这些对我们现在进行道德教育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借鉴作用。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他以“性善论”为出发点,强调人的内在的心性特点,强调进行伦理道德教育须以“仁义”为核心,以孝悌为基础。

(一)关于仁义

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⒄认为,“仁”是人本然的善心,是人的本性;“义”是人的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如果道德教育舍其“义”这条必由之路,放弃固有的善心而不知所求,这样的人决不可能建立完美的人格。因此,对人进行道德教育的根本就是要“求其放心”,使人的本然善心得以永远保持“洁净”并不断发扬光大。儒家传统的道德修养规范,仁、义、礼、智、信都是人的本然善心的不同表现,且为人人所共有,必须教育人们懂得去保持其“善端”。

那么,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呢?一方面,孟子强调要先从自我做起。他说:“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⒅“仁”主要是自我的内在修养,是主观的要求,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要尽量地去克制自己,保持自我的心理平衡,这就是孟子所指的“内圣”。“义”则是自我对待客观的态度,遇事要以“智”去分清真伪,辨明是非,去做那些真正有益而且应该做的事情。这与孔子所提倡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非常近似。另一方面,孟子主张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而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必须从家庭的亲情关系做起。他说:“孩提之意,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⒆是说人从孩提时起就有亲情的本能,就懂得对父兄的亲爱、尊敬。亲亲,就是仁的开端;敬长,就是义的开端。这不仅是家庭人际关系的根本,而且推而广之,将其作为天下国家社会和谐发展的准则。

(二)关于孝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孝的思想,在形成中华民族尊老传统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孟子的孝与孔子的孝其基本意义是一致的,都有着浓重的血缘色彩。孝是稳定家庭或宗族关系的纽带,家庭和家族的稳定会保障国家的安宁,这样,孝的家庭教育意义自然社会化了。孟子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⒇即人人都能做到孝敬父母、尊重长者,天下就太平了,社会就稳固了。孟子还主张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他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21)在他看来,父母即使有错误,作子女的也只能服从。

在孝的理论方面,孟子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将孔子的孝道提升为全社会的伦理理论。如果说孔子的孝是侧重强调在家庭生活领域进行的话,那么孟子则注重孝的社会功能,将孝推广到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把它提升为一种社会公德,作为“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条件。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2)即不只是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还要孝敬别人的父母和所有的老人与长者;不只是关爱自己的子女,同时也要关爱所有人的子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对孔子孝道的理论提升,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天,弘扬孝与尊老传统,对于促进家庭和睦,保持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如果我们抛开了孔孟孝论的历史局限,他们所主张的对父母的敬养,对老人和长者的尊重,反映了人之为人的一般要求,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需要遵守的做人的一般准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只要人类社会存在,父子关系就会存在,长幼关系就会存在,孝也就不会消失。孝之所以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因为父子关系是人所面临的第一重伦理关系,这也正是孟子把其置于“五伦”之首的原因所在。

(三)关于人伦

在孔子提出的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的基础上,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这种人伦观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人们的思想,与此同时,也很好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保持了社会的秩序。人,总是不可能保持永远的理智,所以时刻提醒自己,约束自我,修炼自身,就变得异常重要。只要我们辩证地吸收、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有助于自我不断完善。

孟子认为,“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23)他所强调的“五伦”,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要求。他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24)“五伦”思想,表达了孟子“家国一体”思想的基本伦理构架。“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25)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正是基于此,他主张将仁、义、礼、智“四德”,从家庭扩充到社会。他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26)这种扩充,旨在建立起全社会的人伦关系。

三、结语

孟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伦理道德教育,其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他的伦理道德思想是建立在对人性的认识基础上的,认为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规定,“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是人所独具而非动物所具有,认为道德品质是人性中固有的东西。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王道”和实行“仁政”,把道德教育作为争取民心的重要措施,把“尊贤使能”作为施行仁政的重要保证。

当然,由于受时代的影响,孟子的思想也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我们应历史地、辨证地加以继承,并赋予其时代内涵,以“古为今用”,使其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与时俱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2][25]《孟子·粱惠王上》[2][4][5][13][26]《孟子·公孙丑上》

[3][17]《孟子·告子上_》

[6]《孟子·公孙丑下》

[7]《孟子·告子下》

[8][20][21][24]《孟子·离娄上》

[9][10][11][23]《孟子·藤文公上》

[12][14][16][19]《孟子·尽心上》

[15]《孟子·滕文公下》

[18]《孟子·尽心下》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