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高职衔接的政策演变轨迹及

发布时间: 2022-11-06 10:4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文章通过对中高职衔接政策演变轨迹的梳理,特别是2011年中高职招生政策的新视点的阐释,指出国家政策从不同的时期和层面上强调了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意义,为我们指明了操作的方向,但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还需要破解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的一体化、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的偏差以及中高职专业和课程契合度等关键问题。

关键词:中高职;政策;演变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5-047-03

一、国家中高职衔的政策演变轨迹

1.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职业教育提出了中高职衔接的政策依据,初步提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框架,确定了高职教育的重要地位。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从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出发,提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为中高职衔接提供了政策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形式上的接轨。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强调,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又能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1999年,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印发《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教发[1999]2号),文件强调要“积极探索以多种途径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对象主要面向当年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也可招收少量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由省招办统一择优录取。对招收相关或相近专业的少量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其文化课和职业技能水平应由省级招生部门单独组织考试,并确定具体的录取标准”。确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加快了中高职衔接的步伐。

2.教育部再次强调扩大中职生进入高职学习的比例,中高职研究出现一股热潮。2002-2005年,国务院先后三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分别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两个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指出:“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要逐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尤其是进人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高等职业学校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要组织单独的招生考试,注重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考核。根据专业实际需要,适度发展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探索通过五年制高职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途径,完善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优化培养过程。”《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进一步指出,“建立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促进学习型社会建立。”指明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提出了重点发展的目标任务,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更加突出。200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拉开了中等职业教育扩招的序幕。

3.中高职衔接通道紧缩,中职教育回归到“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本位。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各类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发[2007]13号)规定:从2007年起,在下达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同时,下达普通专升本、五年制高职(招收初中毕业生)和高校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招生计划。其中: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按不超过当年应届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5%的比例安排,并纳入当年普通本科招生计划总规模;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招收初中毕业生)按不超过当年普通高职(专科)招生计划5%的比例安排,三年后转入高职教育阶段时应纳入当年普通高职(专科)招生计划总规模;高校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计划不超过当年应届中职毕业生5%的比例安排,并纳入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总规模。三个5%紧缩了中高职衔接的通道。

4.2010年,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工作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中高职衔接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高度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紧接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出台,强调要“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立交桥”,“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中职升高职的限制逐渐放宽,北京、上海、广东等五个省市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展开了加大力度的中高职衔接的试点工作。

5.2011年是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教育部于5月16日在北京召开2011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会议重点研究了着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问题,专门出台了推进中高职衔接的指导意见,各省市逐步加大力度开展中高职衔接的相关政策出台。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把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上升为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

随后,《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要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引领作用,“增加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学比例”,这两个文件对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建设现代化强国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任务指明了方向,是中高职衔接通道去除了体制上的障碍后出台的两个具有指导意义和政策指向的职业教育文件。

二、2011年各地出台中高职新政视点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广西中高职教育衔接发展具有转折性的一年。广西近年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中职对口招生的考试科目为“2+1”,“3+2”形式中职直升高职,到2011年4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单独招生考试,再到2011年11月出台了广西将对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进行改革试点,即取消中职毕业生升高职统一考试,由招生学校

自主选拔录取。该项政策特别强调了2012年是广西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取消统一考试改革试点的第一年,各地要加强对此项试点的宣传工作,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这项政策出台预示广西在中高职衔接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江苏、福建等地启动了中职生注册入学的免试录取工作。2012年,福建省高招录取将取消专科提前批,中职毕业生可免试上大学,高考分数不再作为“注册入学”的标准,由中职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毕业生,由相关高校择优录取。

三、中高职衔接需要厘清的关键问题

1.管理体制的一体化是政策得以有效执行的先决条件。多年来,职业教育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同属一个系统,虽然一直以来可以“对口升学”,但是由于分属不同的管理机构,体制的不衔接导致运行机制的不明朗,中职教育是死胡同,高职教育是架空桥,成为无源之水,缺乏吸引力。2011年开始:教育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将原本属于高等教育司管理的高等职业教育划归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管理,从而解决了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分属不同管理机构和部门,解决了多头管理、体制的断层现象。但是各省市的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上级管理部门交叉,多头管理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归属不一致导致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在师资建设一体化、专业建设一体化等方面缺乏有效衔接,政策的执行力度会大打折扣。所以,要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中职和高职学校统筹管理体制的一体化是政策得以有效执行的先决条件。

2.扭转社会、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认识的偏差,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与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转变发展方式的每项战略任务,包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城镇化和农业化现代化,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都与职业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都迫切需要职业教育提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但是,在我国职业教育还不能像高等教育那样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社会、家长、学生、用人单位一直以来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是停留在社会地位低,文凭低,甚至被视为“次等教育”,在招生、就业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在人们意识中,接受职业教育是不具备可发展性的,继续学习的路径都过于狭窄,职业教育还处于一种近似“终结性教育”的尴尬境地。所以,出现了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仍属薄弱环节,常常会见到“高级技师断层”、“高薪招聘高级技师竟无人应聘”的消息见诸报端,这表明:我国劳动力结构失衡,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所以,大力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舆论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正确引导,’加大对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典型宣传:技能也可以带来令人艳羡的“高薪”,特别是在现在技能型人才紧缺的今天,学习技能会有更为广泛的升值空间,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迷人的“钱途”。

3.加强中高职专业和课程契合度是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核心问题。由于中职和高职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中高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专业不够契合、课程设置重复的弊病。教育部2010年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这次专业修订适应就业市场变化,优化了专业设置,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体现就业准人要求,修订后形成的新《目录》,专业类由原来的13个增加到19个,专业数由原来的270个增加到321个,专业(技能)方向(即原“专门化方向”)由原来的470个增加到920个,对应职业(岗位)1185个、职业资格证书720个、继续学习专业方向554个,准确把握中等职业教育层次与培养目标定位,合理确定专业覆盖的职业岗位。但是,中职专业数量多,专业分类细,与高职专业的衔接上还存在一定的错位。中高职课程衔接一体化模式还未形成,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贯通的课程体系标准,理论和实践也尚未很好解决。据有关部门统计:中高职同一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复率高达30%以上,比如说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与高职的核心课程重复率达60%,中高职衔接教育培养目标、专业定位模糊,中高职学生资格证书的获取有重复交叉的地方,实训基地建设重复,造成了资源在时间、空间的浪费,师资结构也不够合理。所以,加强中高职贯通专业的设置规范化,加强中高职贯通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度,形成专业对接职业岗位(群)、课程体系相衔接合理发展态势,是各地在实施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四、结语

国家政策从不同的时期和层面上强调了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意义,为我们指明了操作的方向,但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如何破解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还是一个亟须解决的时代命题,还需要各级教育部门打破常规思维,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在中高职衔衔接的改革中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加快服务区域经济、主动融人终身教育的视野来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前行,为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作出重要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戴成林,张洪华,中国高职对口招生政策新进展[J],高教探索,2011,(5):122.

[2]袁贵仁,认清形势,明确思路,开拓创新,推动职业教育实现科学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0,(36):3-5,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1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项目“构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教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桂教科学[2011]11号,编号:2011C0192)成果之一】

【黎志键: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调研员,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管理、水利工程研究。韦弘: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副主任,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管理、经济管理研究】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