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肠套叠短期内复发的临床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 2022-11-06 16: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目的:分析肠套叠短期内复发的临床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行彩超引导下水灌肠整复肠套叠后短期复发的病人81例,分析其一般资料、复发次数、复发间隔、高发年龄段、高发季节及治疗方法。结果:81例病人发作86次肠套叠,发作年龄在6月-3岁的占81.3%,复发小于3次的占93%,发作季节以3月、5月、6月为最多见,复发在48小时以内的占97.2%。结论:肠套叠短期内复发高发年龄为6月-3岁,大部分复发在3次以内,复发间隔最多见为12到24小时。

【关键词】 肠套叠;短期复发;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244-01

肠套叠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总体发病率在1-4/2000人[1]。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常为阵发性哭闹、果酱样血便及腹部包块,彩超是首选的诊断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2]。引起肠套叠的原因,绝大部分为特发性的,即除了回肠末端的淋巴结肿大没有其它病理因素存在,还有小部分为病理性肠套叠。

灌肠是首选的治疗方法,若灌肠失败,则行手术治疗。一般有彩超引导下水灌肠或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有研究显示,彩超引导下水灌肠整复成功率比X线下空气灌肠成功率略高[3]。复发是腸套叠整复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短期内的复发,给患儿带来极大痛苦。但是目前为止,研究肠套叠整复后短期复发的研究较少。

现总结我院彩超引导下水灌肠整复肠套叠后短期内复发的临床特征,以期对复发性肠套叠的治疗有所帮助。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肠套叠病人691例,其中整复成功672例,成功率为97.2%。在这672例病人中有81例病人共发生86次短期复发(其中5例病人在不同时间分别发生2次短期复发)。

纳入标准:经彩超证实为肠套叠,并经彩超引导下水灌肠整复,不管整复成功或失败,均纳入研究。排除标准:1、未采用水灌肠治疗者,包括保守治疗和直接手术治疗;2、35例数据资料不全者排除本研究。

与研究有关的定义如下:1、复发:短期复发定义为上次整复成功内72小时再次发作肠套叠,长期复发定义为72小时后再次发作肠套叠。在外院经过治疗后复发转来我院者按照复发病人计数。2、整复失败:经过3次整复均失败并经手术治疗者。3、病理性肠套叠:指在手术前或手术中证实存在病理因素并经术后石蜡病理证实者。

详细记录肠套叠短期内复发病人的性别、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复发间隔、发作次数及治疗方法,分析肠套叠短期内复发的临床特征。

结果

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应用彩超引导下水灌肠共治疗肠套叠691例,其中整复成功672例。

在这672例病人中,有81例病人发作86次短期复发。在这86次短期内复发中,复发次数如表2所示。复发1次的为52例,占60.5%;复发2次的为23例,占26.7%;复发3次的为5例,占5.8%。可以看到,复发3次以内的占93.0%。

对肠套叠病人复发的时间分布进行分析,发现3月、5月、6月为高发月份,但总体来说除夏天的7月、8月、9月病人较少外,其它几月相差不大。结果图1所示:

对病人的复发间隔进行分析(表3),86次短期复发一共发作141次肠套叠。在这141次肠套叠的发作中,间隔时间如下表3所示。复发小于12小时的为24例,占总数的17.0%;12小时-24小时的为85例,占总数的60.3%;24小时-48小时的为28例,占总数的19.9%。复发间隔在48小时之内的占总数的97.2%,绝大部分肠套叠的复发发生在48小时之内。

对这81例病人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发现76例病人可以通过重复灌肠治愈(表4)。

讨论

肠套叠短期内复发是临床最常见到的整复成功后并发症,发生率大约在0.3%-14.5%(表8)[4-7],但是水灌肠整复后肠套叠复发的研究较少。目前大部分医院的肠套叠整复在门诊进行,若能提前预测短期内复发,会将病人及时收住院,减少病人的痛苦,增加医患间信任度。

肠套叠的诊断、治疗已经形成较为统一的标准,彩超诊断肠套叠、灌肠治疗肠套叠已经为广大医生接受[8]。但是,肠套叠整复成功后的复发一直困扰着广大医生及患儿,尤其是整复成功后的早期复发,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患儿家属也承受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肠套叠的灌肠方式包括彩超引导下的水灌肠与X线引导下的空气灌肠,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9]。彩超引导下水灌肠的优点在于患儿没有放射线的损害,这点对于反复发作的患儿尤其重要,但是,放射性对患儿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还没有经过长期随访验证。

肠套叠复发存在高发年龄段,多个研究均发现这一现象,但具体哪个年龄段高发,各个研究结果并不一致[6]。大部分研究发现,若不区分早期复发和长期复发,肠套叠复发集中在5-25个月之间。我们的研究发现,肠套叠早期复发的高发年龄段为6—12个月,这与肠套叠初次发作的高发年龄段基本一致(4-10月)[10]。这也说明,肠套叠早期复发的诱发因素与初次发作的病因基本一致,即肠套叠初次发作的病因可能引起了肠套叠短期内的多次复发。

本研究也存在诸多缺陷。首先,时间跨度小,仅研究了近三年的病例;第二,病例数较少,仅研究86例病人;第三,影响肠套叠早期复发的因素众多,需要进一步研究。

结论

肠套叠短期内复发高发年龄为6月-3岁,大部分复发在2次以内,复发间隔最多见为12到24小时。

参考文献

[1] Columbani PM, Scholz S. Intussusception. In: Coran AG, Adzick NS, Krummel TM,Laberge J-M, Shamberger RC, Caldamone AA, editors. Pediatric surgery. 7th ed.USA: Saunders; 2012.p. 1093–1110.

[2] Jiang J, Jiang B, Parashar U, et al. Childhood intussuscep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PLoS One 2013;8(7):e68482.

[3] Xie X, Wu Y, Wang Q,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pneumatic reduction versus hydrostatic reduction for intussusception in pediatric patients. J Pediatr Surg. 2017;http://dx.doi.org/10.1016/j.jpedsurg.2017.005.

[4] Chien M, Willyerd FA, Mandeville K, et al. Management of the child after enema-reduced intussusception: hospital or home?. J Emerg Med.2013;44:53-57.

[5] Wang Z, He QM, Zhang H, et al. Intussusception patients older than 1 year tend to have early recurrence after pneumatic enema reduction. Pediatr Surg Int.2015;31:855-858.

[6] Gray MP, Li SH, Hoffmann RG, et al. Recurrence rates after intussusception enema reduction: a meta-analysis. Pediatrics.2014;134:110-119.

[7] Wong CW, Chan IH, Chung PH, et al. Childhood intussusception: 17-year experience at a tertiary referral centre in Hong Kong. Hong Kong Med J.2015;21:518-523.

[8] Edwards EA, Pigg N, Courtier J, et al. Intussuscepti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ediatr Radiol. 2017;47(9):1101-1108.

[9] Shehata S, El KN, Sultan A, et al. Hydrostatic reduction of intussusception: barium, air, or saline?. Pediatr Surg Int. 2000;16(5-6):380-382.

[10] 張金哲.张金哲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963-965.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